挽余炳章联

朝代:清朝|作者:刘文钦|

报桥作记,久颂先芬,居处幸连墙,长夏影浓荫南部;

拱木敛魂,难论天道,宦邀违执绋,悲秋肠断梦西州。

注释

1. 对联

猜您喜欢

  • 1.《题君山唐朝·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 2.《题竹明朝·王汝玉粉箨解香苞,新梢展凤毛。空庭明月夜,只怪粉墙高。
  • 3.《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其二十四宋朝·释德洪春寒瘦骨病难禁,多谢新晴霁晚霖。自补衲衣矮窗下,黄鹂声好屡停针。
  • 4.《阅关宣文诗集有赠明朝·岑徵新诗满帙是琅玕,掩户焚香镇日看。老去才名甘退舍,后来风雅渐登坛。江皋结佩须兰芷,云路高飞待羽翰。我有伯牙流水引,万松深处为君弹。
  • 5.《送荔裳·其一清朝·王广心上客征帆昨夜过,江村风雨别愁多。东山自慰苍生望,郢市空怜《白雪》歌。野寺开樽栖鹳雀,空梁拨棹散鼋鼍。承明到日应前席,须话桑田总逝波。
刘文钦(1881~1935),原名思明,因避清讳,更名思睿,平越(今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城内人。自幼失怙,赖母抚养成人。性聪敏,过目成诵。入州学就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乡试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中进士。是时,知州杨兆麒器重其材,将侄女许配,并为其置地购屋。文钦受聘协修《平越直隶州志》。宣统三年(1911年)四,任上海吴淞口厘金总办。辛亥革命后,卸官回籍。 民国二年(1913年)9月至次年5月,任兴义县长。民国七年任平越县经费局董事,计入为出,节减开支,筹措经费发展地方教育。其后改任县教育局局长,时县境遭兵匪骚扰,绑票捉人,勒索赎款,以致将许多公学田典出,充作赎出费用,不少学校经费无着停办。文钦尽力计划开支,陆续赎回典当的学田,停办的学校得以复课,并购买地基扩充了平越女校校舍,动员乡绅陶名魁捐献《万有文库》丛书,在城厢小学建两间书馆庋藏,供师生县人阅览。为鼓励私人办学,他请用政府名义奖给果水地方的李学礼一副匾额:“学问经济文章,教育兴而英才出;礼乐射御书数,师道立则善人多。”民国十四年,任赤水县征收局局长,受聘为周西成幕僚。不久,辞职返乡,寄情山水,以文自娱,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病逝,葬城南三江口。刘文钦擅诗词楹联,尤工骈体文。同年,贵阳文通书局出版了其诗文集《刘文钦先生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