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杨母乔太宜人联

朝代:清朝|作者:刘文钦|

与嗣君契合苔芩,当年赤水秋寒,曾赠绨袍怜范叔;

维贤母操坚松柏,此日红尘梦觉,同搴素绋送宣文。

注释

1. 对联

猜您喜欢

  • 1.《南歌子·柳色遮楼暗唐朝·张泌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画堂开处远风凉。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
  • 2.《暂来宋朝·沈辽重入都城谁与邻,暂来还去不知春。繁华年少莫相笑,身是无为闲道人。
  • 3.《送石曼卿赴阙宋朝·张方平功名本不与人期,人取功名亦系时。蜀相閒居久龙卧,马周狂醉竟谁知。将军身到衡庐问,英主心惊奏牍奇。宣室思贤方空席,去陈经济勿迟迟。
  • 4.《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其五明朝·祁顺借得天公半日晴,好山看尽眼偏明。肩舆午入崇安路,荷叶池塘闻雨声。
  • 5.《次前韵二首·其一明朝·江源银杯缟带状多奇,一色乾坤掩太微。越女肌肤休妒白,谢家庭院谩交飞。万人鼓舞占春麦,五夜光芒夺曙辉。忆得东华寒待漏,玉龙千丈晃朝衣。
刘文钦(1881~1935),原名思明,因避清讳,更名思睿,平越(今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城内人。自幼失怙,赖母抚养成人。性聪敏,过目成诵。入州学就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乡试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中进士。是时,知州杨兆麒器重其材,将侄女许配,并为其置地购屋。文钦受聘协修《平越直隶州志》。宣统三年(1911年)四,任上海吴淞口厘金总办。辛亥革命后,卸官回籍。 民国二年(1913年)9月至次年5月,任兴义县长。民国七年任平越县经费局董事,计入为出,节减开支,筹措经费发展地方教育。其后改任县教育局局长,时县境遭兵匪骚扰,绑票捉人,勒索赎款,以致将许多公学田典出,充作赎出费用,不少学校经费无着停办。文钦尽力计划开支,陆续赎回典当的学田,停办的学校得以复课,并购买地基扩充了平越女校校舍,动员乡绅陶名魁捐献《万有文库》丛书,在城厢小学建两间书馆庋藏,供师生县人阅览。为鼓励私人办学,他请用政府名义奖给果水地方的李学礼一副匾额:“学问经济文章,教育兴而英才出;礼乐射御书数,师道立则善人多。”民国十四年,任赤水县征收局局长,受聘为周西成幕僚。不久,辞职返乡,寄情山水,以文自娱,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病逝,葬城南三江口。刘文钦擅诗词楹联,尤工骈体文。同年,贵阳文通书局出版了其诗文集《刘文钦先生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