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孙中山联·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刘文钦|

誓师北伐,相期痛饮黄龙,自维百战余生,勉属櫜鞬追纛影;

命驾西归,定遇通辞青鸟,可奈三民主义,空留卷帙饷书林。

注释

1. 对联

猜您喜欢

  • 1.《望江南·咏弦月清朝·纳兰容若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 2.《閒咏宋朝·密璹岁晚陶元亮,平生马少游。凋残半枯木,浩荡一虚舟。鹤望尘迷眼,鸡栖屋打头。瓶储尚萧索,焉敢计菟裘。
  • 3.《和叔宽田园六首·其六宋朝·苏过十年资章甫,人弃我亦闲。得从长沮游,时把严陵竿。本非厌作吏,未忍违故山。朝来行西畴,果腹惟三餐。信哉负郭美,五斗何足干。长为田舍翁,所乐非所叹。
  • 4.《题祥止庵画浔阳雪意元朝·大圭我爱浔阳九叠屏,芙蓉华盖望中青。谁将司马琵琶泪,洒作寒江雪满汀。
  • 5.《中秋诸子过集迟何戴伍三子不至明朝·李孙宸蒹葭秋色夜萧然,白苧歌残思未捐。华烛半含兰焰吐,浊醪暗倩桂香传。群星未尽人间会,片月空怜海上圆。露下天阶浑似水,分明清梦绕婵娟。
刘文钦(1881~1935),原名思明,因避清讳,更名思睿,平越(今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城内人。自幼失怙,赖母抚养成人。性聪敏,过目成诵。入州学就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乡试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中进士。是时,知州杨兆麒器重其材,将侄女许配,并为其置地购屋。文钦受聘协修《平越直隶州志》。宣统三年(1911年)四,任上海吴淞口厘金总办。辛亥革命后,卸官回籍。 民国二年(1913年)9月至次年5月,任兴义县长。民国七年任平越县经费局董事,计入为出,节减开支,筹措经费发展地方教育。其后改任县教育局局长,时县境遭兵匪骚扰,绑票捉人,勒索赎款,以致将许多公学田典出,充作赎出费用,不少学校经费无着停办。文钦尽力计划开支,陆续赎回典当的学田,停办的学校得以复课,并购买地基扩充了平越女校校舍,动员乡绅陶名魁捐献《万有文库》丛书,在城厢小学建两间书馆庋藏,供师生县人阅览。为鼓励私人办学,他请用政府名义奖给果水地方的李学礼一副匾额:“学问经济文章,教育兴而英才出;礼乐射御书数,师道立则善人多。”民国十四年,任赤水县征收局局长,受聘为周西成幕僚。不久,辞职返乡,寄情山水,以文自娱,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病逝,葬城南三江口。刘文钦擅诗词楹联,尤工骈体文。同年,贵阳文通书局出版了其诗文集《刘文钦先生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