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君岫章题吾茅庵诗成八首依韵答之·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刘清漳|

书剑飘零岁月耽,劳劳老况一茅庵。

回思万里留鸿印,无忘一时古籍探。

绩学违时人共弃,医贫无术我犹憨。

而今学圃长林下,其苦如荼苦亦甘。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沧海遗珠

猜您喜欢

  • 1.《歌·其五唐朝·契此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携锡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
  • 2.《宋朝·何执中香山寂寂听因缘。
  • 3.《宫词·其九十五宋朝·周彦质丹青御笔趣尤深,不许流传到翰林。乞得睿思全幅轴,宝藏端胜满籯金。
  • 4.《哀乌勒哲图中奉元朝·张仲深将军忠谊冠当世,烈烈雄姿不可降。自袭簪缨分贵胄,却屯貔虎镇南邦。射鲸沧海探鼍窟,搏猛蛮荒拥豹幢。世谓有名矜张王,公云尽瘁效愚憃。旌旗暮卷秋颁令,徼漠春閒夜吠尨。...
  • 5.《寓舍舒怀明朝·周谟春风浩荡卷晴沙,几日行人末到家。料得东皋桃李树,已应开到二分花。
刘清漳(1871-1946),字钜源,献县人。生于同治十一年五,周岁丧父。光绪十七年(1891)娶妻李氏,未期月而卒,翌年母亦亡故。遂奔走塞外,客寄成都,后徙居青县,设馆于公署,授徒度日,躬耕自给,吟作文,与世寡营。渐以其文受知于桐城姚永概,又为天津严范孙所赏识。民国十七年(1928)曾参与编修《青县志》,与邑人姚锦、郑清寰等交好。二十年县志修成,一度赴津设教馆、结诗社。民国二十六年(1937)迁亡妻李氏之骨葬于青县,遂终老于此。著有《衡门叟诗集》、《文集》、《续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