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绳金塔,同刘慈庵、宋响泉

朝代:清朝|作者:刘绎|

绝顶秀出金光烘,高标突兀摩苍穹。

璇题珠缀纷晃耀,中有云气连天宫。

我来扁舟过南浦,十里凝盼先推蓬。

舟人指点云路迥,谓我登高宜登峰。

闲向天寿寺前望,昂首惧难追其踪。

同游鼓兴邀我往,骞若健翼凌高风。

盘盘磴道旋螺似,层层更上相追从。

牖户虚明敞空际,豁然旷望开心胸。

仰视碧落何亲切,俯临无地心怔忡。

西眺远山若环绕,东揽平湖如津通。

鳞鳞瓦屋烟树隔,森森帆樯云水蒙。

栏杆四面倚欲遍,洪都收拾一览中。

是时烟昏景已暝,斜日方西月正东。

顾余飘飘云霄上,平视日月高与同。

拂衣欲下更留恋,脚跟盘辟兴未慵。

转到山门却回首,始叹身已游碧空。

大观如此固可快,峻险亦应惕寸衷。

登高惧辱人子意,平地顾影时抚躬。

注释

1.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存吾春斋钞卷一 出草(甲申至丙申)

猜您喜欢

  • 1.《《灌畦暇语》引常言唐朝·佚名一作一止,知人表里。
  • 2.《馆中纳凉书事宋朝·宋九嘉凉洒尘缨聩耳醒,虚堂窈渺好风清。雀知爱子来回哺,鼠不畏人旁午行。每用熟眠酬阒寂,端知固有享高明。宦游非不佳官府,奔走尘劳漫一生。
  • 3.《寄倪元镇六首·其四元朝·王畦洞庭月色夜苍茫,欲驾扁舟独擅场。为问林间倪外史,古今尘世几兴亡。
  • 4.《谒龟山祠明朝·何士麟八岁声华遍八闽,斯文天已属斯人。行同柳下谁堪并,学受河南独得真。世道能扶公论在,庙廷从祀表章新。堂堂遗像瞻依处,万古云霄一凤麟。
  • 5.《计甫草至得苕文展成既庭书清朝·王士祯芳序竟荏苒,别离年岁多。绿阴散林樾,首夏气清和。怀人罢琴酌,思往属流波。还欣松陵子,步屧一来过。
刘绎,江西永丰县人,道光五年拔贡生,次年朝考,以知县用,呈请改就教职,授宜黄县教谕。十一年举乡试。十五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旋召入直南书房。十八年提督山东学政,任满覆命,仍奉谕入直,并诏许奉亲居澄怀园直庐以便养。嗣以父母年老多病,水土不宜,陈乞归养,疏入特允所请。归里后,主讲吉安青原、鹭洲两书院。咸丰元年,廷臣交荐,奉诏入京,召对,仍以父母请归,许之。六年,粤匪临郡邑城,奉母避居山中,倡办民团,乞师克复。八年,命加三品京堂衔,督办江西团练,不烦不扰,众志感奋,多所保全。嗣丁母忧,恳辞差使终制。同治初年,有诏嘉其学优品正,复召入京,时年已七十,乞抚臣代奏恳辞。自是纂修省志及郡邑志,逾数寒暑,不辞劳勚。光绪五年八卒于家,年八十有二。绎秉性忠孝,学宗洛闽。自幼诵法朱子小学,比长,益潜心义理之旨,一言一动,必遵先民矩镬。为学政,以山左士间有惑于邪说者,思有以默化之。刻劝课条规,令诸生联课会文,使贫士得广切磋,隐以鼓舞善类。著《崇正黜邪语(论)》一卷,岁试各属初入学者,约以一年之内,缮五经全文一部,俟科试日,由各学教官呈核,分别奖劝。三年中士习丕变。主讲青原书院八年,专课经艺;鹭洲书院三十有七年,课四书文,生徒论学不涉偏激,不落虚空,一以省察躬行为本,谓士贵经明行修,不专以文艺论优绌,故造就人才甚众。吉安自宋明以来,理学辈出,流犹存。绎默承渊源,推阐往绪,生平文不苟作,必有物有序,求合于立言之旨。著《存吾春斋文钞》十二卷,《诗钞》十三卷,外笺经评及语录未诠次者不下数十万言。年届八十,重游泮水,其自序文有“平生进未尝有一日诡遇,退未尝有一日暇逸”之语,盖非虚也。绎官京师时,与同直户部尚书祁寯藻深相契,适言官有以开矿奏者,下廷臣议,巂藻难之。绎将明季矿害,为剀切指陈,祁寯藻具疏以上,遂不果行。尝言“为国必先培元气,其要在乎得人才,固民心,上无言利之臣,则贤才进,下无贪黯之吏,则闾阎安。元气之复,必由于此。”其议论醇正,有古纯儒风。孙宗岱,咸丰庚申进士,刑部主事。宗衡,同治庚午举人,内阁中书。宗岳,咸丰辛酉拔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