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书感四首·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刘绎|

仰俯千秋顾此身,吾徒谁与愧斯民。

家乡转徙同忧患,亲戚重逢话苦辛。

意外沧桑悲往事,眼前风雪盼新春。

若教三十年论世,我已曾经两世人。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存吾春斋钞卷九 寄生草(丙辰丁巳)

猜您喜欢

  • 1.《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宋朝·司马光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 绮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松露冷,海霜殷。匆匆整棹还。 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
  • 2.《送春官主事陆伯曕使朝鲜·其一明朝·王汝玉寰宇同文日,春秋一统年。仙郎辞粉署,星使泛楼船。海极神鳌际,天连旭日边。何惭张博望,勋业著青编。
  • 3.《次韵嘉言机宜宋朝·释德洪幽寻野外兴何如,蚕市村嚣忆故墟。煮茧生涯春老大,饷田时节意苏舒。吹开麦浪南风至,落尽花房小雨馀。暂借僧窗聊假寐,梦惊身世两蘧蘧。
  • 4.《冈州遇侄仲良因赠明朝·李云龙春烟着柳翠成围,江国相逢趣典衣。天下一人知己足,世间万事转头非。五湖风景吾将老,千里家山君未归。醉后共呼长剑舞,满天风雨二龙飞。
  • 5.《效陶储体明朝·汪敬斜光在高树,归鸟何喧喧。池月渐东上,参差林影偏。清风松下来,白云岩际还。心知不可见,此意谁与言?
刘绎,江西永丰县人,道光五年拔贡生,次年朝考,以知县用,呈请改就教职,授宜黄县教谕。十一年举乡试。十五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旋召入直南书房。十八年提督东学政,任满覆命,仍奉谕入直,并诏许奉亲居澄怀园直庐以便养。嗣以父母年老多病,水土不宜,陈乞归养,疏入特允所请。归里后,主讲吉安青原、鹭洲两书院。咸丰元年,廷臣交荐,奉诏入京,召对,仍以父母请归,许之。六年,粤匪临郡邑城,奉母避居山中,倡办民团,乞师克复。八年,命加三品京堂衔,督办江西团练,不烦不扰,众志感奋,多所保全。嗣丁母忧,恳辞差使终制。同治初年,有诏嘉其学优品正,复召入京,时年已七十,乞抚臣代奏恳辞。自是纂修省志及郡邑志,逾数寒暑,不辞劳勚。光绪五年八卒于家,年八十有二。绎秉性忠孝,学宗洛闽。自幼诵法朱子小学,比长,益潜心义理之旨,一言一动,必遵先民矩镬。为学政,以山左士间有惑于邪说者,思有以默化之。刻劝课条规,令诸生联课会文,使贫士得广切磋,隐以鼓舞善类。著《崇正黜邪语(论)》一卷,岁试各属初入学者,约以一年之内,缮五经全文一部,俟科试日,由各学教官呈核,分别奖劝。三年中士习丕变。主讲青原书院八年,专课经艺;鹭洲书院三十有七年,课四书文,生徒论学不涉偏激,不落虚空,一以省察躬行为本,谓士贵经明行修,不专以文艺论优绌,故造就人才甚众。吉安自宋明以来,理学辈出,流犹存。绎默承渊源,推阐往绪,生平文不苟作,必有物有序,求合于立言之旨。著《存吾春斋文钞》十二卷,《诗钞》十三卷,外笺经评及语录未诠次者不下数十万言。年届八十,重游泮水,其自序文有“平生进未尝有一日诡遇,退未尝有一日暇逸”之语,盖非虚也。绎官京师时,与同直户部尚书祁寯藻深相契,适言官有以开矿奏者,下廷臣议,巂藻难之。绎将明季矿害,为剀切指陈,祁寯藻具疏以上,遂不果行。尝言“为国必先培元气,其要在乎得人才,固民心,上无言利之臣,则贤才进,下无贪黯之吏,则闾阎安。元气之复,必由于此。”其议论醇正,有古纯儒风。孙宗岱,咸丰庚申进士,刑部主事。宗衡,同治庚午举人,内阁中书。宗岳,咸丰辛酉拔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