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乞养纪恩二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刘绎|

枝栖初许到蓬莱,子舍鸣珂特诏回①。

三载奉舆经海岱,一家馨膳借楼台。

晚晴正好看归鸟,春露方浓感散材。

大造生成无近远,山中岁月要栽培。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存吾春斋钞卷二 輶轩草(丁酉至辛丑)

猜您喜欢

  • 1.《拟古·其五唐朝·李白今日风日好,明日恐不如。 春风笑于人,何乃愁自居。 吹箫舞彩凤,酌醴鲙神鱼。 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余。 达士遗天地,东门有二疏。 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
  • 2.《赠刘蓝田唐朝·王维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晚田始家食,馀布成我衣。讵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
  • 3.《闻城哭声有作唐朝·佚名昨闻河畔哭哀哀,见说分离凡几回。昔别长男居异域,今殇小子瘗泉台。羁愁对此肠堪断,客舍闻之心转摧。漂泊自然无限苦,况复存亡有去来。
  • 4.《河东桥亭以久废置不用欲移菜畦以为老之游息之地因以诗就公权乞之宋朝·彭汝砺全家归住白云中,旧地新成半亩宫。簇簇要添垂柏翠,纷纷已出小花红。自知北海恩怀厚,况是东邻路径通。到得落成应不负,携壶先约醉春风。
  • 5.《寄赵检法宋朝·释元肇津头梅白柳青青,却忆春时送别情。纸上有怀难尽写,梦中相见不分明。清台婉画从轻典,紫禁催班识重名。几欲寄君无好句,夕阳秋色满江城。
刘绎,江西永丰县人,道光五年拔贡生,次年朝考,以知县用,呈请改就教职,授宜黄县教谕。十一年举乡试。十五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旋召入直南书房。十八年提督东学政,任满覆命,仍奉谕入直,并诏许奉亲居澄怀园直庐以便养。嗣以父母年老多病,水土不宜,陈乞归养,疏入特允所请。归里后,主讲吉安青原、鹭洲两书院。咸丰元年,廷臣交荐,奉诏入京,召对,仍以父母请归,许之。六年,粤匪临郡邑城,奉母避居山中,倡办民团,乞师克复。八年,命加三品京堂衔,督办江西团练,不烦不扰,众志感奋,多所保全。嗣丁母忧,恳辞差使终制。同治初年,有诏嘉其学优品正,复召入京,时年已七十,乞抚臣代奏恳辞。自是纂修省志及郡邑志,逾数寒暑,不辞劳勚。光绪五年八卒于家,年八十有二。绎秉性忠孝,学宗洛闽。自幼诵法朱子小学,比长,益潜心义理之旨,一言一动,必遵先民矩镬。为学政,以山左士间有惑于邪说者,思有以默化之。刻劝课条规,令诸生联课会文,使贫士得广切磋,隐以鼓舞善类。著《崇正黜邪语(论)》一卷,岁试各属初入学者,约以一年之内,缮五经全文一部,俟科试日,由各学教官呈核,分别奖劝。三年中士习丕变。主讲青原书院八年,专课经艺;鹭洲书院三十有七年,课四书文,生徒论学不涉偏激,不落虚空,一以省察躬行为本,谓士贵经明行修,不专以文艺论优绌,故造就人才甚众。吉安自宋明以来,理学辈出,流犹存。绎默承渊源,推阐往绪,生平文不苟作,必有物有序,求合于立言之旨。著《存吾春斋文钞》十二卷,《诗钞》十三卷,外笺经评及语录未诠次者不下数十万言。年届八十,重游泮水,其自序文有“平生进未尝有一日诡遇,退未尝有一日暇逸”之语,盖非虚也。绎官京师时,与同直户部尚书祁寯藻深相契,适言官有以开矿奏者,下廷臣议,巂藻难之。绎将明季矿害,为剀切指陈,祁寯藻具疏以上,遂不果行。尝言“为国必先培元气,其要在乎得人才,固民心,上无言利之臣,则贤才进,下无贪黯之吏,则闾阎安。元气之复,必由于此。”其议论醇正,有古纯儒风。孙宗岱,咸丰庚申进士,刑部主事。宗衡,同治庚午举人,内阁中书。宗岳,咸丰辛酉拔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