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姚姬传

朝代:清朝|作者:刘大櫆|

我昔在故乡,初与君相识。

君时甫冠带,已具垂天翼。

我膺经学荐,往作京华客。

君适乡举来,欢游穷日夕。

胸罗文史十牛车,计日应得翔天衢。

谁知天门九重闭,夜叉栈齴连夔魖。

贤豪遭遇古难必,更百千年才一出。

遭时呼吸成虹霞,不遇惟当老蓬荜。

我今龌龊伤怀抱,苜蓿差堪营一饱。

所嗟绊足柴车中,不见故人颜色好。

却忆我年当少时,清风朗月为襟期。

雄吞云梦可八九,走马横行十万师。

自爱文华矜独擅,君家伯父同游宴。

一饮百觚芒角生,下笔驱涛走雷电。

云水升沈不可论,眼看汝伯登金门。

我独扁舟泛湖海,大地无能容一身。

汝伯起家凡几岁,欲上层霄更垂翅。

骨相原非公辅伦,异域飘零各憔悴。

我观自古诸贤英,往往实不副其名。

平时对客发高论,事去诡言无宦情。

赵括徒能读父传,王衍终必误苍生。

吾徒奋志准古昔,毋令市侩还相轻。

虽然我今年老矣,穷鸟投林聊至此。

荒山野水终残年,自顾所馀惟一死。

君方及壮多宏才,岂比朽瓜枯木灰。

龙腾苑沼雨云合,日出扶桑烟雾开。

事业微犹继丙魏,文章劣足凌邹枚。

后来居上待子耳,临风怅望空迟回。

注释

1. 出处:海峰集卷五

猜您喜欢

【生卒】:1698—1779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年间先后被荐应举博学鸿词科,报罢。晚官黟县教谕。工文章。方苞誉为“今之韩、欧”。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刘、姚为桐城派之代表。论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进一步发展了崇古、拟古的理论。有《海峰文集》、《海峰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