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四首·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刘大櫆|

生命如朝露,谁能长隐忧。

良辰挈宾侣,出郭登高邱。

累累谁家墓,郁郁松柏稠。

提壶至其下,藉草互相酬。

借问冢中人,能复饮此不。

但见悲风起,白杨声飕飕。

感之动心魄,恻怆难久留。

注释

1. 押尤韵 出处:海峰集卷一

猜您喜欢

  • 1.《杂感·窗前石笋碧嶙峋近现代·马一浮 窗前石笋碧嶙峋,便觉仙山不远人。一自青牛西去后,种松皆作担囊新。
  • 2.《金紫岩宋朝·李钖百尺云岩道院边,晓钟疏磬思悠然。荷间酌酒和清露,石上题诗染翠烟。半岭泉鸣通古涧,数家秋尽隔寒川。西风似欲吹人起,去逐骑鲸汗漫仙。
  • 3.《题丘林梅月(县八景之一)明朝·王登贤林畔索寒梅,天边弄明月。月映梅稍白,清味可谁啜。
  • 4.《甲辰守岁明朝·何巩道摇落天涯七尺身,腊残犹作旅途人。百年有尽青山老,十日无归白发新。银烛影寒风寂历,野梅香冷雪逡巡。含情未尽杯中酒,海国辰鸡已报春。
  • 5.《槎溪见访辄惠以诗因倚和之明朝·李德彰衡门流水野人家,何事淹留长者车。聆尔旧游情更洽,怀予新咏调堪誇。自惭供奉无兼味,只有相看对落花。却喜清平无一事,不妨回首夕阳斜。
【生卒】:1698—1779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年间先后被荐应举博学鸿词科,报罢。晚官黟县教谕。工文章。方苞誉为“今之韩、欧”。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刘、姚为桐城派之代表。论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进一步发展了崇古、拟古的理论。有《海峰文集》、《海峰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