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大别山

朝代:清朝|作者:刘大櫆|

汉水归江处,今人吊古时。

山川长浩渺,世代累迁移。

已见吴旋灭,仍闻楚不支。

凭高洒清泪,日暮更何之。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海峰集卷十

猜您喜欢

  • 1.《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唐朝·李白 三门横峻滩,六剌走波澜。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何惭七里濑,使我欲垂竿。
  • 2.《元夕二首明朝·王守仁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 3.《凤巢山·其二宋朝·王蕃凤凰飞去听箫韶,燕雀群飞想见嘲。记取旧时栖止处,莫教鹰隼误来巢。
  • 4.《醉歌元朝·梁彦明子陵去兮已千秋,江湖渔乐兮谁与俦。富贵显达兮将焉求,溪歌野舞兮聊以忘忧。
  • 5.《访潘公颖南浔隐居元朝·虞堪去岁途逢岁欲徂,今年岁晚访浔隅。头颅未老心先折,世路多艰事屡殊。知子淮南思桂树,愁予剑北问桑株。閒情廿载浑依旧,却笑虞翻走畏途。
【生卒】:1698—1779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年间先后被荐应举博学鸿词科,报罢。晚官黟县教谕。工文章。方苞誉为“今之韩、欧”。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刘、姚为桐城派之代表。论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进一步发展了崇古、拟古的理论。有《海峰文集》、《海峰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