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副学(秉泰)挽

朝代:清朝|作者:赵显命|

叔敖之孤行负薪,宁不哀哉廉吏儿。

廉吏之儿诚可哀,廉吏之母尤可悲。

生儿教汝为廉吏,忍饥忍寒廉操充。

廉操已成鬼神忌,母老白首儿先终。

哭子之母谁不悲,母饥不能成声哭。

井上槁李难自取,欲去负薪何由得。

贪吏皆能荫子孙,廉吏不能庇其母。

呜呼世无优孟者,谁为悲歌王左右。

注释

1. 出处:归鹿集

2. 秉泰

猜您喜欢

  • 1.《越调·小桃红元朝·任昱山林钟鼎未谋身,不觉生秋鬓。汉水秦关古今恨,谩劳神,何须斗大黄金印。渔樵近邻,田园随分。甘作武陵人。
  • 2.《天竺寺参观音大士像明朝·王弘诲何来三竺倚山椒,妙相庄严绝世嚣。祥鸟拟窥丹鹫出,昙花偏傍白猿娇。摩珠峰顶晴看月,梵语江门隐听潮。六凿尘根俱洗尽,可容香钵解金貂。
  • 3.《压云轩宋朝·杨则之阑干横碍鸟飞迟,砌下危根老更奇。僧在上头忘岁月,不知山脚雨多时。
  • 4.《次韵闻复湖上秋日六言·其二宋朝·释道潜禅馀偶登绝巘,据石聊为欠申。眼界谩分畦畛,谁知大道无邻。
  • 5.《还乡用前韵述怀·其二明朝·吴琏竹里森森屋,堂前小小楼。有邀门始出,无价玉还收。教子书频积,延宾辖每投。何时学曾点,童冠舞雩游。
朝鲜人。字稚晦,号归鹿、鹿翁,谥号忠孝,朝鲜朝肃宗、英祖时期文人,曾于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分别以问安使、进贺兼谢恩正使的身份入清,与清朝文人多有交往。赵显命第二次入清相关文献已亡佚,据考目前仅第一次入清文献完整保存在其《归鹿集》中。赵显命在文学上主张效法古代诸家,强调自身道德修养,在正心弭欲的基础上讲求文学之道,务求将道德修养贯穿到文章中。著有《归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