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赵显命|

燕谢华堂龙蛰窟,小楼秋夜静帘㫌。

长江色动星河白,万木音哀风露清。

霜雪悲欢皆阅鬓,炭冰行止两难情。

孤灯不睡幽愁集,百种寒虫绕壁鸣。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归鹿集

猜您喜欢

  • 1.《寄答关蓬石先辈明朝·王邦畿一别何其久,临风安所之。去年重九节,贻我仲秋诗。云水难乘兴,干戈到此时。遥闻隐樵麓,芳草但相思。
  • 2.《寄诗交顾梅山宋朝·杨镇谁与吟翁气味同,松梢明月竹梢风。能诗多是穷人事,不到穷时诗不工。
  • 3.《和御制山居诗三首·其二明朝·弘道大觉谈玄彻九重,蔚然扶起少林宗。龙光照映神奎阁,象教尊崇玉几峰。自昔草堂留圣践,即今灵谷纵高踪。御题诗笔昭云汉,更觉兹山雨露浓。
  • 4.《早春重步虞山西簏明朝·李寄舍舟缘涧入,步步起幽思。水作夏瀑势,山回冬睡时。日蒸梅不待,风急雨无疑。返屐招游侣,舟中补一诗。
  • 5.《听弦者明朝·沈懋孝忽听指下语铮铮,似背残灯对月明。夜半十年心上事,沾裳争奈子弦声。
朝鲜人。字稚晦,号归鹿、鹿翁,谥号忠孝,朝鲜朝肃宗、英祖时期文人,曾于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分别以问安使、进贺兼谢恩正使的身份入清,与清朝文人多有交往。赵显命第二次入清相关文献已亡佚,据考目前仅第一次入清文献完整保存在其《归鹿集》中。赵显命在文学上主张效法古代诸家,强调自身道德修养,在正心弭欲的基础上讲求文学之道,务求将道德修养贯穿到文章中。著有《归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