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闻鸡竞枕祖生戈

朝代:清朝|作者:蔡国琳|

闻鸡竞枕祖生戈,节制终资马伏波。

久已同仇思敌忾,未堪晞发在阳阿。

有团犹贵勤言练,不战焉能遽议和。

臣朔纵非诸将士,拟赓兵甲净银河。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乘》。

2. 此诗收于连横《台湾诗乘》。连横注:「甲午(1894

猜您喜欢

  • 1.《早梅唐朝·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 2.《夜饮唐朝·李商隐卜夜容衰鬓,开筵属异方。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
  • 3.《子鱼论战春秋战国·左丘明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楚人伐宋...
  • 4.《次(毛友)玉晨鉴义真公见访韵宋朝·翁彦深闻道三茅五洞门,翛然来往御风仙。云深骐骥那容步,松古龟蛇莫问年。邂逅江头披雾语,寻思岩畔枕流眠。自怜天柱曾孙老,句曲清游合有缘。
  • 5.《讱庵学士移居清朝·王士祯故人长安居,门巷碧苔色。径僻少人过,空庭唯鸟迹。长思茂陵卧,未厌承明直。仕宦本易农,胡为方食力。图书盈五车,茅茨唯四壁。室闻原宪诵,家鲜公仪织。晨夕隔望衡,徘徊...
蔡国琳(1843~1909),字玉屏,号春岩、遗种叟。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祖父名福,字锦宗,生员。父名懋亭,字汝博,号观澜,廪生,候补州同,俱显正。当时以三世儒学之家,全台靡不艳称。国琳九岁能诗,咸丰八年(1858)十六岁入泮,同治二年(1865)廿三岁补廪生。同治十三年(1874)偕宜兰进士杨士芳、台南举人王蓝玉等人禀请当局修建延平郡王祠。光绪八年(1882)中举,与林纾同榜。光绪十六年(1890)以乡试第三名授国史馆校尉,遇缺即用。归籍返台先后担任澎湖文石书院、台南蓬壶书院长,并补用育婴堂及恤嫠局主事。光绪十九年(1893)受命纂修《台湾通志》采访。乙未(1895)之役,携眷内渡,旋归台南延平郡王祠设帐授徒。明治廿九年(1896)受台南县知事矶贝静藏之聘,编纂《台南县志》,又担任「扬文会」台南支会长。  明治卅年(1897)蔡国琳偕许南英、陈瘦重振「浪吟诗社」,明治卅九年(1906)又与连横、赵石等人筹组「南社」,并且荣膺首任社长。蔡氏培育赖文安、罗秀惠、林湘沅等门生。娶妻颜氏,独生女蔡碧吟克绍箕裘,书诗俱佳,有「赤崁女史」之称;纳妾吴氏,产一子,名鹭生。蔡氏生平博学多才,诗文清新,为台人推崇,著有《丛桂斋诗钞》四卷,藏于家,未刊。连横评:「〈秋日谒延平郡王祠〉一首,可谓集中杰作。……又有〈秋荷〉四首,用王渔洋秋韵,措辞宛转,寄兴遥深,足与阮亭抗手,诚集中之佳作也。」〖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北:台湾省文献会,1950。〗笔者检索卢嘉兴〈记前清举人蔡国琳与女蔡碧吟〉、许丙丁〈五十年来南社的社员与诗〉两文,以及《松鹤遐龄集》、《药烟集》、《稗海槎程》、《台阳诗话》、《台湾诗乘》所录蔡氏遗诗,编次于后。(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