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熊介臣观察

朝代:清朝|作者:蔡廷兰|

銮坡声价重春明,秋典分司讼狱平。

绶绾银章来赤嵌,符飞铜虎下沧瀛。

大荒海外慈云被,绝险天南砥柱擎。

总为生民开寿域,黄堂几度看称觥。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台湾

2. 江宝钗编校

猜您喜欢

  • 1.《京城唐朝·李贺驱马出门意,牢落长安心。两事谁向道,自作秋风吟。
  • 2.《洞庭阻风唐朝·许棠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 3.《吊叶监城敬常次许且瞻韵元朝·张仲深人情尽属庄周梦,世道翻悲墨子丝。一日青山瘗寒玉,令人瞻望起遐思。
  • 4.《桂林双忠祠联清朝·方长华与崖山柴市同归,香带头丝,表塔仍传十义士;向月窟星岩莅止,云生履迹,登堂共仰两完人。
  • 5.《花会竹枝词十二首·其六清朝·方鹤斋赏花人又赏音来,乘醉相携到舞台。台上欢娱台下叹,伶官今日亦需才。
蔡廷兰(1801~1859),字香祖,号郁圆,学者称秋园先生,澎湖人。幼颖异,十三岁补弟子员,屡试第一,深得澎湖蒋镛欣赏,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进士,人称「开澎进士」。道光十二年(1832)澎湖大饥,曾作〈请急赈歌〉上呈兴泉道周凯。道光十四年(1834)主讲台湾引心书院,道光十六年(1836)乡试毕返乡,海上遭飓,飘泊到越南。步行四,历万馀里,返回福建,将所见所闻撰成《海南杂著》,现藏于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道光十七年(1837),周凯任台湾道,聘廷兰主讲崇文书院,兼引心、文石两书院。历官峡江知县、南昌水利同知、丰城知县等,颇有政声。因抗太平军有功,升赣州同知。咸丰九年(1859)卒于官,年五十九。  蔡廷兰诗工古体,文善四六。曾佐通判蒋镛纂《澎湖续编》。光绪四年(1878)金门林豪为之集成《惕园古近体诗》二卷,骈体文、杂著各若干卷。《惕园古近体诗》今未见,以下据蒋镛《澎湖续编》〈艺文〉、林豪《澎湖厅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编校、增补之。(江宝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