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杂感七首·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释永光|

隔江闻唱大铜鞮,西苑沉沉烟树迷。

二十五弦亡国泪,落花寒食杜鹃啼。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碧湖集卷下

猜您喜欢

  • 1.《人日寄杜二拾遗唐朝·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 2.《自衡岳至福严寺二首·其一宋朝·刘挚晓指禅关入翠屏,烟岚金碧旋疏明。旁看阴壑溟濛失,斗上云梯伛偻行。漫兴独于元子惬,诗怀容与谢公评。区区出处劳分别,朝市山林各有情。
  • 3.《驻马听元朝·郑廷玉想人生一刬的钱亲。呆痴也岂不闻有限光阴有限的身。咱死后只落得半丘儿灰衬。这的是百年谁是百年人。都被那业钱财无日夜费精神。到如今这死尸骸虽富贵谁埋殡。活时节不肯使...
  • 4.《杂兴·其七明朝·李云龙夭夭桃李花,灼灼春山道。西风一夕起,零落同衰草。岂不恋芳华,嗟哉秋已老。自非松与柏,憔悴谁能保。
  • 5.《秋日园居漫兴·其十四明朝·李孙宸灯残香烬漏声催,漫展离骚读几回。月出乌惊林叶响,却疑花外有人来。
释永光(1860-1924年),字海印,湖南益阳县瑶华乡杨溪江人。俗姓张,法名释永光,自号憨头驼。自幼聪敏好学,十六岁在南岳祝圣寺出家,从师默庵,潜研禅理,习,尤擅画兰。又以其飘然超脱,广结贤士,相与唱和。被人誉为“今人齐已也”。民国初年主长沙碧浪湖开福寺,继组碧湖诗社,王湘绮、程颂万、曾广钧、吴雁舟、陈天倪、刘善泽等诸先生皆与焉。推王湘绮先生为社长,主其事者实为上人及刘善泽先生,诗社名满海内。海印上人先后主南岳祝圣寺、益阳白鹿寺、长沙开福寺、沅江景星寺诸寺。民初白鹿寺被学校占用,景星寺被毁。海印上人为恢复重建,曾七上首都北京,两行蒙古求助,终得如愿。自蒙古归来,有诗句:“十年瓢笠遗民老,万里边沙老衲归。”著有《碧湖集》及其弟编辑的《曼陀罗室遗稿》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