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山寺偶成赠常静、宛如、凤翔、寄云诸长老

朝代:清朝|作者:释永光|

峰合泉流古木平,裴公遗笏在山亭。

连云黛影兼天远,带雨溪声入户鸣。

橡栗充饥缅前哲,袈裟围地论因明。

岩栖法友休相讶,挈与毗卢顶上行。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印上人辑佚

猜您喜欢

  • 1.《江城子·咏史清朝·纳兰容若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 2.《菩萨蛮·眉尖早识愁滋味宋朝·黄公度眉尖早识愁滋味。娇羞未解论心事。试问忆人不。无言但点头。嗔人归不早。故把金杯恼。醉看舞时腰。还如旧日娇。
  • 3.《春灯曲·其二明朝·王邦畿过虑东风禁夜城,春光不满少年情。拉将三五横街去,仄调边阑小鼓声。
  • 4.《易守建业毅夫有诗赠别次韵五首·其一宋朝·陆佃太守无堪久借留,君王恩礼与升州。亲舆自可时来往,渔唱犹能数献酬。风色得经扬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独傍师门想见丘。
  • 5.《寄伯礼兄长明朝·朱綝春来见绿树,日夜忆连枝。梦断一千里,愁连十二时。鹡鸰飞雨急,鸿雁度云迟。无柰音书绝,其如鼓角悲。
释永光(1860-1924年),字海印,湖南益阳县瑶华乡杨溪江人。俗姓张,法名释永光,自号憨头驼。自幼聪敏好学,十六岁在南岳祝圣寺出家,从师默庵,潜研禅理,习诗书,尤擅画兰。又以其飘然超脱,广结贤士,相与唱和。被人誉为“今人齐已也”。民国初年主长沙碧浪湖开福寺,继组碧湖诗社,王湘绮、程颂万、曾广钧、吴雁舟、陈天倪、刘善泽等诸先生皆与焉。推王湘绮先生为社长,主其事者实为上人及刘善泽先生,诗社名满海内。海印上人先后主南岳祝圣寺、益阳白鹿寺、长沙开福寺、沅江景星寺诸寺。民初白鹿寺被学校占用,景星寺被毁。海印上人为恢复重建,曾七上首都北京,两行蒙古求助,终得如愿。自蒙古归来,有诗句:“十年瓢笠遗民老,万里边沙老衲归。”著有《碧湖集》及其弟编辑的《曼陀罗室遗稿》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