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二月十六日都门还山途中杂感并寄心畬居士·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释永光|

杖锡辞京洛,衣囊辍旧琴。

况与王孙别,天涯芳草深。

饥禽啄寒木,斜日下城阴。

迢递西山晚,凄然动远吟。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碧湖集卷上

猜您喜欢

  • 1.《听道人谙公琴宋朝·释德洪道人貌癯骨藏年,漆瞳照人方而渊。家住湘山湘水边,气清日应嚼芳鲜。罗浮饭石性所在,定林饮涧老更坚。子其徒欤宁果然,抱琴过我亦自贤。玉徽按抑朱丝弦,借弦为舌传语言。...
  • 2.《祝融峰明朝·朱维京独立苍茫有所思,江涵秋影雁来时。直从七泽窥三峡,俯瞰千峰入九嶷。桧柏自深岳帝庙,风云常护禹王碑。石桥一线通天路,咫尺仙踪不可随。
  • 3.《宫词·其四十七明朝·江源忆昨朱颜入汉宫,曾将弦管侍重瞳。如今抛掷长门里,细雨寒灯泣夜虫。
  • 4.《赠林敷毅·其一明朝·佘翔何人意气薄青云,公子翩翩独有君。客到高斋频下榻,一尊风雨细论文。
  • 5.《挽胡尚礼和钟考功韵明朝·李坚(贞夫)三尺前旌粉字书,交朋谁不泪如珠。可嗟野外一抔土,无复人间千里驹。壮志不销成永恨,残编无地付遗孤。潇潇寒雨青灯夜,啼杀庭前绕树乌。
释永光(1860-1924年),字海印,湖南益阳县瑶华乡杨溪江人。俗姓张,法名释永光,自号憨头驼。自幼聪敏好学,十六岁在南岳祝圣寺出家,从师默庵,潜研禅理,习,尤擅画兰。又以其飘然超脱,广结贤士,相与唱和。被人誉为“今人齐已也”。民国初年主长沙碧浪湖开福寺,继组碧湖诗社,王湘绮、程颂万、曾广钧、吴雁舟、陈天倪、刘善泽等诸先生皆与焉。推王湘绮先生为社长,主其事者实为上人及刘善泽先生,诗社名满海内。海印上人先后主南岳祝圣寺、益阳白鹿寺、长沙开福寺、沅江景星寺诸寺。民初白鹿寺被学校占用,景星寺被毁。海印上人为恢复重建,曾七上首都北京,两行蒙古求助,终得如愿。自蒙古归来,有诗句:“十年瓢笠遗民老,万里边沙老衲归。”著有《碧湖集》及其弟编辑的《曼陀罗室遗稿》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