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三日与介翁寻海云、味笙琼栖夜坐

朝代:清朝|作者:释永光|

破院幽云合,澄湖水木清。

瘦藤深觅路,寒叶湿无声。

象教悲尘劫,巾簪怅死生。

介翁腰脚健,欣慰有馀情。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碧湖集卷上

猜您喜欢

  • 1.《望梅花五代·和凝春草全无消息,腊雪犹馀踪迹。越岭寒枝香自折,冷艳奇芳堪惜。何事寿阳无处觅,吹入谁家横笛。
  • 2.《铭旌宋朝·叶文(?)兴正直忠良摩万姓;宽仁骨鲠劳三军。
  • 3.《重游仙岩宋朝·周行己此地一为别,风尘歧路赊。登临原有待,岩谷更重华。石窦寒凝髓,虹梁迥缀霞。仙源端可狎,飞辔绕林涯。
  • 4.《翟家妇(有引)明朝·王弘诲髫年伉俪转堪哀,就义从容到夜台。绿鬓乾坤馀片石,丹心今古独飞灰。旌书帝里龙光近,芳誉人间凤藻回。此日翟公门下客,相怜不为世情来。
  • 5.《题可秩书斋·其二明朝·佘翔名家旧学起青箱,四壁图书白日长。莫怪城头云五色,一庭花染綵毫香。
释永光(1860-1924年),字海印,湖南益阳县瑶华乡杨溪江人。俗姓张,法名释永光,自号憨头驼。自幼聪敏好学,十六岁在南岳祝圣寺出家,从师默庵,潜研禅理,习,尤擅画兰。又以其飘然超脱,广结贤士,相与唱和。被人誉为“今人齐已也”。民国初年主长沙碧浪湖开福寺,继组碧湖诗社,王湘绮、程颂万、曾广钧、吴雁舟、陈天倪、刘善泽等诸先生皆与焉。推王湘绮先生为社长,主其事者实为上人及刘善泽先生,诗社名满海内。海印上人先后主南岳祝圣寺、益阳白鹿寺、长沙开福寺、沅江景星寺诸寺。民初白鹿寺被学校占用,景星寺被毁。海印上人为恢复重建,曾七上首都北京,两行蒙古求助,终得如愿。自蒙古归来,有诗句:“十年瓢笠遗民老,万里边沙老衲归。”著有《碧湖集》及其弟编辑的《曼陀罗室遗稿》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