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去任有志未逮怀昔

朝代:清朝|作者:杨卓林|

嗷嗷鸿雁北山多,万户萧森待抚摩。

吾道江河愁日下,世途沧海起风波。

萑苻竟塞黄沙路,琴瑟谁赓白雪歌。

可叹残黎终未苏,回思时势两蹉跎。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清州搜玉

猜您喜欢

  • 1.《通叔以诗送古镜为长言生日之寿次韵谢之宋朝·刘长言綵衣禄隐非臞仙,犹有向来文字缘。都城一别两岁晚,寄声劳苦常相先。人间始生俗礼重,而我永感方颓然。远凭诗句致奇物,欲挽暮景回虞渊。规摹九寸函大方,古制不作菱花妍。...
  • 2.《江心寺元朝·陈镒四顾瀰漫雪浪翻,巍巍台殿压云根。天连塔影浮江浦,风送钟声落海门。老衲倚阑延月色,潜蛟蟠穴候潮痕。古今登览无穷思,云气苍苍岛树昏。
  • 3.《山居偶成明朝·王渐逵林输谷献足相成,待石行云尽有情。识字蜗牛能作篆,管时山鸟解知更。生涯不与嚣群逐,机事争如抱瓮行。惟有前峰同此意,年来相对静仪形。
  • 4.《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七宋朝·释德洪馀生老变衰,复卧痴爱病。默观颠倒因,聊复自随顺。负暄庆生辰,自诳倚年运。偶然吐文章,朽木生芝菌。
  • 5.《永固庙元朝·揭祐民凿凿龙虎死,集灵壮高居。其阳播江涛,其阴蓄澄湖。井固不可改,邑亦何尝殊。但感岁月迁,流入楣间书。重来二十年,旧碧眼欲枯。神在不可亵,下山仍踟J。
杨卓林(1847—1926),字荫乔,青县于董经村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考取咸安宫官学教习,端郡王载漪闻其品端学萃,聘为其子溥俊师。光绪二十一年(1901)改内阁中书,俸满,遴放陕西同知,到省后即充陕西乡试同考官,旋补佛坪厅同知,调宁陕厅同知。两厅均有惠政,士民建碑纪德,至今感篆。又以劳积保同知补缺,后免补知府,以道员留省,加三品衔。宣统三年(1911)六署延榆绥道。时武昌起义,榆林镇闻兵变。卓林为民请命,活人无算。卓林性情和厚,家庭孝友,乡里无间言。又善书,工制艺,门下多知名士。著有《榆林事记》,以下诸及唱酬之作俱见此书。并为本邑诗人鸣萧《惕斋诗稿》、刘天谊《同野堂遗集》作序,载于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