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

朝代:清朝|作者:杨桂森|

旅馆寂无事,冬寒昼亦长。

地偏雪嫌入,境俗梅收香。

冷避瓯茶淡,愁难鲁酒忘。

书中三味有,开卷且评商。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此收于周玺《彰化县志》〈艺文〉,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

2. 许俊雅编校

猜您喜欢

  • 1.《古意诗南北朝·沈约挟瑟丛台下,徙倚爱容光。伫立日已暮,戚戚苦人肠。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明月虽外照,宁知心内伤?
  • 2.《杏花天·有感宋朝·汪莘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惆怅江南日暮。白苹洲畔花无数,还忆潇湘风度。幸自是断肠无处,怎强作莺声燕语?东风占断秦筝柱,也逐落花归去。
  • 3.《送李三洲之湖广·其三明朝·王渐逵君慕秦人洞,遥在武陵溪。洄源翳重云,落花漏荒堤。世远道已堙,何时共依栖。路若逢渔父,为我指其迷。
  • 4.《麟哀十首·其五明朝·李江玉兔云中捣药声,寒云捣尽月空明。仙风吹断三千里,紫府遥连一万程。欲问当年为月老,何知今日失云英。夜长天远思无尽,玉兔云中捣药声。
  • 5.《双调新水令明朝·谷子敬恰携的半堤烟雨过潇湘。有心待栽培在九重天上。谁想从朝不见影。到晚要阴凉。空教我立尽斜阳。临岐处漫凝望。
杨桂森(?~?),字蓉初。南石屏人。清嘉庆四年(1799)进士,以翰林散馆授南平知县。嘉庆十五年(1810)正,调任彰化知县。彰化县城原先植刺筑为城,杨氏集士绅捐资十四万,将彰化县城改建为砖城。建寨八卦上,以俯瞰城中。十六年(1811)重修学宫,始制礼乐器,又手定「白沙书院学规」。十七年(1812),兼署北路理番同知兼鹿港海防。鹿港街尾,溪流冲决,崩坏甚多,桂森捐俸倡造,更筑堤两旁,由是鹿港无水患,里人名曰「杨公桥」。以终养去;去后,民思其德,入祀名宦祠〖编者按:刘良璧《福建通志台湾府志》〈职官〉:「杨桂森,南石屏州人,己未进士,十五年任。」;周玺《彰化县志》〈官秩〉:「杨桂森,云南石屏人,翰林,十七年二月兼署(有传)」;《彰化县志》〈官秩〉:「杨桂森,云南石屏人,翰林,十五年正月任,以终养去。」;蒋师辙《台湾通志》〈列传〉有传。〗。(许俊雅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