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日青溪集以沧海横流到此身分韵得到字

朝代:清朝|作者:黄侃|

禁攻无宋钘,弃知非慎到。

横流满中土,微禹畴能导。

行看钜野溢,何论底柱漕。

寻仙乏龙蹻,辟地殊皂帽。

百年辙藩杝,一旦堕宦奥。

戈船海上驶,云旝城隅造。

戴盆伤局促,同车思惠好。

假日暂敖游,长淮溯隈隩。

身微水上蓱,意乱风前纛。

破愁借沈饮,醉任睫摛倒。

林焚鱼脱渊,苕折雏辞抱。

邦家既幅裂,辛苦求谁劳。

近闻嫚书来,吹唇肆轻鷔。

三表愧长策,九共凛遣诰。

因思陆沈始,邦朋互猜媢。

浅水蛙蟆争,昊景蜩唐噪。

投骨致诸戎,骹矢繇群盗。

虽闻过河泣,事后空悔懊。

蒿里且毋歌,东海莫徒蹈。

相徼履肝脑,积怨倘能报。

上期扬武节,次亦惩吴敖。

白日渐崔隤,抚事增哀悼。

众宾当食起,无心对铏芼。

忧端其如何,浩荡均霖潦。

猜您喜欢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殁于南京,仅49岁。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有《量守居士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