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山纪游诗十首·其六·天开岩

朝代:清朝|作者:黄侃|

衡山有禹碑,未知谁所造。

袭缪欺方来,陋儒滋足媢。

惟有天开岩,劖削自玄昊。

真宰之所存,稍足慰孤抱。

谛观昔人书,半掩丰草茆。

空山水潺湲,高冥日旰暤。

古今归一眴,怊怅焉能道。

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猜您喜欢

  • 1.《初春呈黄相国明朝·王邦畿长陌无烟杨柳新,轻云晴日蔼芳辰。梅花香喷楼台晓,草色青回天地春。一代高名推作者,九重盛事见纯臣。东风桃李无寒谷,南北枝头雨露均。
  • 2.《宿董氏山房明朝·王翃中夜虎渡水,溪树初风生。飒飒吹哀湍,众山皆有声。深庭久无月,黯然三四星。忧人独求醉,释此离居情。
  • 3.《系舟宋朝·严粲古岸人家少,苍茫此系舟。闺中今夜月,江上晚风秋。一水萦寒梦,双鸿乱远愁。湘源知不恶,吾意肯淹留。
  • 4.《颂古七十六首·其七十四宋朝·释士圭杨歧老人锁口诀,万里长城一条铁。斫牌禅客知到来,不动金锤脑门裂。
  • 5.《次韵晚起宋朝·释德洪春眠失晓殊可喜,红日曈昽闻唤起。平生嚼蜡观世间,一觉梦乡如此矣。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殁于南京,仅49岁。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有《量守居士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