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山纪游诗十首·其二·栖霞寺

朝代:清朝|作者:黄侃|

伞山尚其名,亭僮似车盖。

我从葩瑵间,仰观天晻霭。

繁英作金华,赪霞充綪茷。

竟欲乘云车,一与群真会。

尝闻明居士,皎皎缁尘外。

眇然一精庐,久矣同蝉蜕。

浮屠岂不贪,此宅尚烦丐。

写象遍苔岩,供养亦已汰。

桃萼点华鬘,松涛和清籁。

徘徊香门前,永愿辞尘壒。

注释

1. 押泰韵

猜您喜欢

  • 1.《句·其一宋朝·田亘趁暖不随千卉折,凌寒先伴六花开。
  • 2.《酬卢行之宋朝·许景衡绿分冰片碎,金拂柳丝长。腊雪犹含冻,春风何太忙。会看莺出谷,不羡雁随阳。谁忆江梅发,风流八米郎。
  • 3.《梁州序明朝·朱鼎碧空铺絮。彤云垂幔。玉界琼洲如练。祥光呈瑞。西畴已兆丰年。自喜白头相聚。雪耻重归。煮茗相酬劝。羊羔倾绣幕。且同欢。往事休将入梦牵。合:臣绩懋。君恩显。看全家禄养...
  • 4.《三老亭明朝·李贤亭构因三老,终朝会此间。围棋消白日,酌酒对青山。野鸟时飞止,溪鱼自往还。不知名利客,谁似此生闲。
  • 5.《移家明朝·汪彦稍于城市远,渐觉物情新。溪鸟垂头立,山猿接臂亲。秦宫空有树,渔父本无邻。或恐桃花误,还当一问津。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殁于南京,仅49岁。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有《量守居士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