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清明日偕门人潘重规仲子念田行钟山下至蒋庙还泛后湖得诗四首·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黄侃|

白杨风度纸钱灰,旧节人家上冢回。

坏道莫寻吴帝墓,平芜尚绕志公台。

黄旗应运还同尽,青骨成尘自可哀。

且喜村醪未高价,不辞冬酿为君开。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句·其十三宋朝·洪朋棹歌缥缈城西路,烟树参差埭北村。
  • 2.《胆瓶蕉宋朝·释元肇解报窗前雨,清声细可听。一身都是胆,数叶共生瓶。不作抽书样,休寻本草经。夏虫犹怕苦,莫敢近青青。
  • 3.《和马侍读先生长至日习仪二首·其一明朝·石宝十载鸣环从列仙,三回得侍御屏前。恩深自识龙颜喜,力薄能追骥足先。清世风云应有合,短檐春色亦堪怜。床头经史犹狼籍,冷砚寒炉又一年。
  • 4.《登赊月台望圭峰明朝·李之世凉梦初醒午后钟,高台閒眺信孤筇。微茫一带苍烟外,占断斜阳三五峰。
  • 5.《寄题鲍声来草庭清朝·王士祯爱君三径好,芳草满南荣。微雨过时绿,春风吹处生。纷纭书带色,琐细楚骚名。不是江潭客,休悲鶗鴂鸣。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殁于南京,仅49岁。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有《量守居士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