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清朝|作者:黄侃|

送寒来纸帐,传响过铜铺。

林木何曾静,波涛最可虞。

玄灵方得佐,屏翳敢行诛。

不尽爰居苦,南征羡鹧鸪。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猜您喜欢

  • 1.《春光好·蘋叶软五代·和凝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 2.《读海忠介公平黎草因为转上当道明朝·王弘诲九死批鳞历险艰,一生砥柱障回澜。孤忠耿耿云霄上,正气堂堂宇宙间。南海青天名尚在,中台冰月望犹寒。茂林当日求遗草,黎议谁从策治安。
  • 3.《进圣训宋朝·赵祺宠颁御墨十行新,天锡光华被小臣。家学传心当谨守,恩深何以报君亲。
  • 4.《送石窗还山中明朝·朱翰一灯风雨夜窗深,把酒长歌泪满襟。杨子自怜成白首,钟期谁为铸黄金。百年贫富知交态,万里扶摇负壮心。从此已无尘土念,欲随君去卧云林。
  • 5.《西樵山中杂咏·其六明朝·李孙宸山下采茶纷女郎,双鬟高挽自村妆。使君道左休相问,不是罗敷陌上桑。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殁于南京,仅49岁。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有《量守居士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