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1939初夏诣指南宫

朝代:清朝|作者:黄赞钧|

宫阙崔巍拔地高,殿堂钟磬日嗷嘈。

篆烟昼永飘香霭,山雨宵深响怒涛。

鸾石苔痕青掩映,星池柳影绿周遭。

琅环即此为仙境,谁向屠门解放刀。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此收于《崇圣道德报》第六号,「诗坛」栏,1939年816日,又载《海鹤楼诗钞》上卷、黄洪炎《瀛海诗集》、赖子清《台湾诗海》。

猜您喜欢

  • 1.《归途大名晚行明朝·高叔嗣客心冀早安,川涂争晚涉。水宿阻风湍,宵行问舟楫。时见远村明,月出荒城堞。良时余幸遭,青琐官常摄。已多绛灌毁,而无金张业。来往路将疲,出入心独怯。夜梦守旧闾,劳怀...
  • 2.《次韵和李正甫宋朝·沈辽故国重寻梅柳春,自怜头上二毛新。已知悯默安无位,宁免低昂为有身。前日少年都自梦,比来贱仕始忧贫。多惭幕府文章客,都为风光作主人。
  • 3.《苏武归汉图一首宋朝·沈辽苏武不辱汉廷节,生辞匈奴归北阙。胡服椎髻李将军,反袂悲号与武别。阴山茫茫天将雪,北风吹旗旗欲裂。金瓶酾酒具未设,胡儿解鞍沙上歇。使者左骖黄金玦,紫骝白颠推奇骨。...
  • 4.《偶成宋朝·洪朋摆落红尘想,追随汗漫游。乾坤青琐闼,云雾曲琼钩。月照酒樽夜,风生诗句秋。神仙有汲引,随意上昆丘。
  • 5.《山居宋朝·释元肇山寺偏宜夏,游尘不染苔。烟光收迥野,江影上层台。竹笋侵崖出,藤花借树开。幽禽如解意,飞去又飞来。
黄赞钧(1874~1952),字石衡,又字石崚、参两,号立三居士、海鹤楼主人。台北大龙峒人,诗人黄水沛三兄。曾受业宿儒黄觉民、周铿鸣、黄谦光等人,十五岁至宜兰参加童子试,名列第七。日治后,曾执教于大龙峒公学校,明治四十一年(1908)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记者。黄氏热心宗教活动,于儒教推广尤积极,曾于大龙峒建「树人书院」文昌祠,并修筑大龙峒孔庙之梓星门、黉门、泮宫、泮池和万仞宫墙等。昭和八年至十一年(1933~1936)发行以劝善为主的刊物《感应录》;昭和十四年(1939)三月,扩充为以儒教为主的《崇圣道德报》,至昭和二十年(1945)一月止,共发行七十一期。后又刊印《人海回澜》。黄氏一生以推展文教、改善社会气为己任,曾参加「瀛社」、「猗兰吟社」诗会活动,著有《海鹤楼诗钞》上下卷、《大同要素》。〖参考连晓青〈黄赞钧其人其事其诗〉,《台北文物》三卷一期,1954年5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以下据半线文教基金会所藏之《海鹤楼诗钞》上卷,及《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教育会杂志》、《台湾诗报》、《诗报》、《崇圣道德报》、《东宁击钵吟集》、《瀛海诗集》、《南瀛诗选》等报刊诗集辑录编校。(翁圣峰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