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其六十八

朝代:清朝|作者:黄逢昶|

赤身几莫辨豚鱼,犹见娥眉月下舒。

豆蔻梢头风露冷,护花有布尺无馀。

注释

1. 押韵 出处:台湾杂记

2. 番女美色尚多,眠宿露,尺布遮羞,殊为可惜。

猜您喜欢

  • 1.《观祈雨唐朝·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 2.《性乐堂诗·其一元朝·吴当繄厥成性,浩然其天。灵明洞彻,溥博渊泉。万物毕备,众善具全。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 3.《浮梁舟行宋朝·赵公豫一棹沿溪上,沙明水更清。迷濛细雨湿,起落片帆轻。磐石中流出,新篁远岸生。客心无所系,閒坐听春莺。
  • 4.《经古汶洲寄陈夷仲明朝·李之世此地昔为别,经过倍怆颜。人家平贴水,日影半衔山。一雁来何处,扁舟去独閒。殷勤江上鲤,寄信到松关。
  • 5.《芸阁初夏即事明朝·周宪王玉阶槐影绿阴阴,长日清闲罢抚琴。满架酴飐如散雪,一畦萱草似堆金。诗因中酒多随意,棋为饶人不用心。芸阁晚凉清兴发,兔毫新试写来禽。
字晓墀,湖南湘阴人。清光绪初年宦游台北,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光绪8年(1882)曾受命前往宜兰催收台北城捐。光绪11 年(1885)年,其子黄芷陔汇编其文,刊行《台湾纪事略》,又称《台湾杂记》,书中载有《台湾竹枝词》百首,记录在台宦游之见闻。此外,台湾银行另编纂有《台湾生熟番纪事》一书,除收录“台湾驱寇论”、“上岑宫保抚番禀稿”、“台湾生熟番舆地考略”等文外,也收录了七十五首《台湾竹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