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谣十八首·其九·补助亭

朝代:清朝|作者:黄宅中|

我观补助亭,有怀前太守。

立塾义仓旁,择师诲稚幼。

有仓储粟谷,荒年饥可救。

有塾养童蒙,寒微出孝秀。

瘠土劳思善,岂必待庶富。

于此养而教,偷薄归淳厚。

所期后来者,次第整荒陋。

作室美轮奂,垣墉毋弃旧。

注释

1. 押宥韵

2. 修惠政也。余师贺耦庚先生,抚黔九载,饬属吏裕仓储、兴义学,留心教养。署大定府事张志咏、徐鋐,知府姚柬之,先后劝民积谷,建义仓于六里,仓侧立补助亭以为义塾,择师教贫民子弟。后之人推而广之,以养以教,惠莫大焉。

黄宅中(1796-1863年),字惺斋,西省河曲旧县城人,高祖以下世为县学生。家有田百亩,以耕读为业。承庭训,七岁授毛,15岁六经四子书皆成诵,并学作诗文。20岁为禀生,尤喜读宋五子书。23岁为举人,27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明朝年间,授福州防同知,署邵武府知府。任内廉勤,有令名。道光十五年以母丧归,三年后父又丧。道光二十年起,用为湖南永顺府古丈坪同知,后权守常州、德州、衡州及永顺府、宝庆府。道光二十四年,升贵州大定府知府。1851(咸丰辛亥年),护理贵四道。时年57岁,左腿痛于湿,陈请病归未准。1852年(壬子)秋九,奉旨授浙江杭嘉湖道。11月,卸事自黔起程。1853年(癸丑)夏四月,行次陕西长安县,疾益剧,奏请开缺,回籍调理。获准归里后,杜门谢客,专事著述,自号“农庄病叟”。其历史功绩史书多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