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阳杂咏八首(东海〖作者注:「三港通洋。」〗)

朝代:清朝|作者:董正官|

此去汪洋接太空,传言万水尽朝宗。

台阳琅峤难南渡,浙海舟山尚北通。

乌石潮生归艇月,龟峰云起列屏风。

蔡牵败退朱濆走,安土无忘击贼功。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此组收于《噶玛兰厅志》〈杂识〉,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2. 东海〖作者注:「三港通洋。」〗

猜您喜欢

  • 1.《自况宋朝·戴炳多赀徒作守钱奴,伏腊无忧便有馀。世路本夷休自险,人情太密反成疏。非图报施方为善,岂为功名始读书。门外良田堪种秫,自牵黄犊试犁锄。
  • 2.《金陵吴思道居都城面城开轩名曰横翠作此赠之宋朝·释德洪醉隐琴无弦,乃得琴中意。诗髯轩无山,而有看山味。青山随意有,那复问城市。醉眼看雉堞,便觉是横翠。因以名吾轩,坐卧增爽气。春花解言语,风松中宫徵。我来不能辨,夕阴...
  • 3.《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其二明朝·朱浙天付秋花一种奇,草堂清淡正适宜。三春桃李虽多态,曾是秋风几度吹。
  • 4.《答周玉绳见寄·其一明朝·李孙宸书来字字见襟期,尚忆藜灯共署时。敢向宦情论寂寞,所怜踪迹有参差。秋风落木愁俱远,水国听鸿梦每迟。见说出山心自懒,烟霞痼疾赖君医。
  • 5.《秣陵道中风雨明朝·沈纫兰剔尽寒灯风动帏,长途况是客单衣。无端燕子矶头雨,一舫随人到处飞。
董正官(?~1853),字钧伯,又字训之,南太和(今南大理)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曾任福建安溪、常泰、云霄等县职务。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一十七日,由霞浦知县升任台湾府抚民理番海防捕粮通判,又授噶玛兰通判。为政勤慎,曾于数月间结讼牒六百馀件。噶玛兰通判任内,常亲临厅属各隘,督责防番事宜。又亲任噶玛兰仰书院山长,化育当地士子。咸丰三年(1853)八月十四日,吴磋抗清事起,董氏前往征讨,抵大陂口,中伏,自刎而死。朝廷赐恤,世袭云骑卫。厅民设位,附五榖厅祀之。董正官曾令邑中生员李祺生续编《噶玛兰厅志》,且列名监修。其诗多收录于《噶玛兰厅志》。〖参考《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 国家图书馆,2001年。〗(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