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阳杂咏八首

朝代:清朝|作者:董正官|

凤竹原无雉堞名,藩篱捍蔽俨维城。

复于隍卜苍筤老,瞻彼淇疑版筑成。

翠幕一围资固圉,绿沉千个抵排兵。

萧疏莫恃春云补,未雨修宜众手擎。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此组收于《噶玛兰厅志》〈杂识〉,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竹城

2. 竹城〖作者注:「插竹为城。」此诗又载彭国栋《广台湾诗乘》。〗

猜您喜欢

  • 1.《神弦曲唐朝·李贺西山日没东山昏,旋风吹马马踏云。画弦素管声浅繁,花裙綷縩步秋尘。桂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古壁彩虬金帖尾,雨工骑入秋潭水。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 2.《小重山·端午明朝·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色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 3.《题兴国寺碧落轩·其二宋朝·陈渊休论暮四同朝四,且说前三与后三。造物戏人无足较,老禅深处要重参。
  • 4.《廉溪宋朝·杨杰山为羌仙传旧姓,溪因廉士得新名。愿持一勺去南海,直使贪泉千古清。
  • 5.《无题戏赠胡南征·其四明朝·李之世阅遍三山十二楼,与郎骑鹤上扬州。交南估客来赛宝,万斛明珠得似不。
董正官(?~1853),字钧伯,又字训之,南太和(今南大理)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曾任福建安溪、常泰、云霄等县职务。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一十七日,由霞浦知县升任台湾府抚民理番海防捕粮通判,又授噶玛兰通判。为政勤慎,曾于数月间结讼牒六百馀件。噶玛兰通判任内,常亲临厅属各隘,督责防番事宜。又亲任噶玛兰仰书院山长,化育当地士子。咸丰三年(1853)八月十四日,吴磋抗清事起,董氏前往征讨,抵大陂口,中伏,自刎而死。朝廷赐恤,世袭云骑卫。厅民设位,附五榖厅祀之。董正官曾令邑中生员李祺生续编《噶玛兰厅志》,且列名监修。其诗多收录于《噶玛兰厅志》。〖参考《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 国家图书馆,2001年。〗(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