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道中·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许南英|

云积高于天,云消深于渊。

蹇驴亦饥渴,忍冻吸冰泉。

注释

1. 五言绝句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渡辽水唐朝·王建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 2.《越中灯夕元朝·李昱浙西骸骨白如银,日莫江东起战尘。独有此城三五夜,风光浑似太平民。
  • 3.《题梅卷元朝·况肩吾牡丹池馆闹春残,多少诗人被眼瞒。我有癯仙最知己,一枝留与雪中看。
  • 4.《栎山雨明朝·李贤雨势到孤峰,凉生万壑松。山头掣紫电,云际挂苍龙。溪涨鱼争跃,风狂蝶自慵。儿童惊虎过,门外有行踪。
  • 5.《采桑子·闲寻红豆开金盒清朝·杜文澜闲寻红豆开金盒,怕数相思,又锁葳蕤。的的春愁玉指知。年来休问江南路,瘦了琼枝。空忆芳时。泪洒东风感鬓丝。
许南英(1855~1917) ,字子蕴,号蕴白、允白,自号窥园主人、留发头陀、龙书生、毗舍耶客、春江冷宦。清台湾府人。早年成立「闻 学舍」,以教书为业,曾应广储东里林家之聘为塾师,光绪十六年(1890)登进士第,钦点主事,签分兵部车驾司加员外郎衔。后返台南,管理「圣庙乐局」事务,并参与垦土化番之职。光绪二十年(1894)应唐景崧聘,协修《台湾通志》。乙未(1895)之役,任台南「筹防局」统领,募集兵勇抗日,后知事无可为,乃将私蓄尽数散给部下后离台内渡。初抵厦门,转向汕头、鮀浦等地,后为生计赴南洋,不顺遂,返国后入都供吏部,自请开去兵部职务,降换广东知县。其后又分任广东乡试阅卷分校、佛税关总办、徐闻、阳春、三水等地知县、福建龙溪知事,民国五年(1916)在林尔嘉(叔臧)的介绍下,到苏门答腊棉兰为张鸿南撰写传略,后因痢疾病逝于寓所。许南英在台南时曾参与崇正社、浪吟社,与施士洁、汪春源丘逢甲、陈望曾等人唱和往来;乙未后,曾于明治四十五年(1912)、大正五年(1916),两度来台。期间与南社、瀛社、桃社、社、栎社等诸多诗友往返。民国二年(1913)厦门鼓浪屿菽庄园建成,林尔嘉广邀诗文同好组「菽庄吟社」,许南英亦常参与盛会。现存《窥园留草》包括「窥园诗」、「窥园词」。诗集按时间排列,甲申以前(光绪十年,1884)之少作亦收录。兹以1933年北京和济印书馆之原刊本为底本,参照1962年台银本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