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五日入山由苗栗至大湖

朝代:清朝|作者:梁成楠|

溪行有深湍,山行无寸土。

当暑践炎石,似鱼游热釜。

对岭见深林,林深防猛虎。

杀人饮其血,手把髑髅舞。

注释

1. 押麌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荟》,又载郑鹏《师友义录》、林钦赐《瀛洲诗集》、馆森子渐、宇野秋皋《集》、赖子清《台湾诗醇》、吴幅员《台湾诗钞》、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2. 此诗又载郑鹏《师友风义录》、林钦赐《瀛洲诗集》、馆森子渐、宇野秋皋《竹风兰集》、赖子清《台湾诗醇》、吴幅员《台湾诗钞》、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编者按:《师友风义录》题作〈由苗栗至罩兰经大湖八分林畏途也〉;《瀛洲诗集》题作〈由苗栗至罩兰经大湖八分林〉;《竹风兰集》题作〈由苗栗至太湖〉。

梁成楠(?~?),字子嘉,号钝庵,清广东三水诸生。少怀才负气,应制科时因得罪有司,离乡出走;遍游长江中下游,曾于吴、楚一带担任幕客。厌刑名、钱谷之俗,后东渡来台。居台十馀年(约1885~1895),入巡抚刘铭传幕下,并在中部统领林朝栋军队担任书记,掌理开抚番之相关文书,深得刘铭传器重。光绪十二年(1886)负责东势角抚垦事宜,亲自走访各番社,询问民众疾苦,并纳番女为妾,甚得当地住民爱戴。光绪十三年(1887)安抚万社番民,并有意开发卓兰一带,置产台湾。乙未(1895)割台,委署彰化县令;未几,日军至,携妾从刘永福内渡,在台之家产尽失。日治后,再度来台,寓居峰林家;曾走访鹿港洪繻,以诗唱和,相谈甚欢。后因在台不得志,郁郁离去,客死于香江。洪繻《寄斋诗话》评云:「钝庵诗法,盖由昌黎入手而上溯杜公,旁及苏、黄也;故健而峭,宗派甚正。」。近人李渔叔认为梁成楠诗,即境抒思,吐词真切,能摒除浮词伪语,有清明亢爽情致。兹以连横《台湾诗荟》收录梁氏六十八首诗为底本,参照洪繻《寄鹤斋诗话》、许铁峰《铁峰诗话》、郑鹏云《师友风义录》、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等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