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八日(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朝代:清朝|作者:梁成楠|

频年落拓在天涯,吾道艰难莫怨嗟。

骨肉无多妻作弟,关山远别客为家。

欲如橘老终藏橘,试问茶神学种茶。

屈计生涯赢几许,霜毛一半近来加。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荟》,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2. 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水龙吟·寿梅津宋朝·吴文英杜陵折柳狂吟,砚波尚湿红衣露。仙桃宴早,江梅春近,还催客句。宫漏传鸡,禁门嘶骑,宦情熟处。正黄编夜展,天香字暖,春葱翦、红蜜炬。宫帽鸾枝醉舞。思飘扬、F156仙...
  • 2.《秋夕宋朝·陈渊衰榆弱柳未经霜,已见飘零片片黄。雨后晚风生户牖,莫将灯火汗清凉。
  • 3.《春日杂兴·其四明朝·王立道草蔓荒阶白日阴,亭亭塔影卧空林。山僧不惯迎游客,自对诸天诵梵音。
  • 4.《舟中·其二宋朝·高鹏飞一水分流无限曲,两山相对不知名。渔翁夜半归南陌,认作中流击楫声。
  • 5.《寿潮阳莫郡丞明朝·李云龙悬弧壮志遂,佐郡诵声传。莫问骖鸾事,先看下凤年。金山挂笏外,春树捲帘边。早晚东防海,应逢采药船。
梁成楠(?~?),字子嘉,号钝庵,清广东三水诸生。少怀才负气,应制科时因得罪有司,离乡出走;遍游长江中下游,曾于吴、楚一带担任幕客。厌刑名、钱谷之俗,后东渡来台。居台十馀年(约1885~1895),入巡抚刘铭传幕下,并在中部统领林朝栋军队担任书记,掌理开抚番之相关文书,深得刘铭传器重。光绪十二年(1886)负责东势角抚垦事宜,亲自走访各番社,询问民众疾苦,并纳番女为妾,甚得当地住民爱戴。光绪十三年(1887)安抚万社番民,并有意开发卓兰一带,置产台湾。乙未(1895)割台,委署彰化县令;未几,日军至,携妾从刘永福内渡,在台之家产尽失。日治后,再度来台,寓居峰林家;曾走访鹿港洪繻,以诗唱和,相谈甚欢。后因在台不得志,郁郁离去,客死于香江。洪繻《寄斋诗话》评:「钝庵诗法,盖由昌黎入手而上溯杜公,旁及苏、黄也;故健而峭,宗派甚正。」。近人李渔叔认为梁成楠诗,即境抒思,吐词真切,能摒除浮词伪语,有清明亢爽情致。兹以连横《台湾诗荟》收录梁氏六十八首诗为底本,参照洪繻《寄鹤斋诗话》、许铁峰《铁峰诗话》、郑鹏《师友义录》、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等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