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八日(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朝代:清朝|作者:梁成楠|

频年落拓在天涯,吾道艰难莫怨嗟。

骨肉无多妻作弟,关山远别客为家。

欲如橘老终藏橘,试问茶神学种茶。

屈计生涯赢几许,霜毛一半近来加。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荟》,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2. 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送岑征君归鸣皋山唐朝·李白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光武有天下,严陵...
  • 2.《古诗二首·其二元朝·陈镒峄阳有孤桐,岂愿材中琴。岁月倏以迈,坐阅霜雪深。一朝偶制用,中存太古音。临风试新奏,妙协鸾凤吟。但为以心听,何事铸黄金。
  • 3.《宋朝·南昌老翁媪蓝采禾,蓝采禾,尘世纷纷事更多。争如卖药沽酒饮,归去深崖拍手歌。
  • 4.《阳关引明朝·朱鼎文命拜中郎。温省分符节。长驱虎队出江淮探狼穴。净丑:虏灶满荒郊。烽火连三月。是何时哀笳声断边尘灭。
  • 5.《述归(一)·其三明朝·李之世滩流怒不平,两岸闻鸡鸣。寒风振大壑,咿咿杂橹声。推篷一以望,烟岛纷纵横。古戍连秋草,残流带曙星。的的渔灯乱,迢迢塞雁征。朝日映扶桑,因之凌东溟。
梁成楠(?~?),字子嘉,号钝庵,清广东三水诸生。少怀才负气,应制科时因得罪有司,离乡出走;遍游长江中下游,曾于吴、楚一带担任幕客。厌刑名、钱谷之俗,后东渡来台。居台十馀年(约1885~1895),入巡抚刘铭传幕下,并在中部统领林朝栋军队担任书记,掌理开抚番之相关文书,深得刘铭传器重。光绪十二年(1886)负责东势角抚垦事宜,亲自走访各番社,询问民众疾苦,并纳番女为妾,甚得当地住民爱戴。光绪十三年(1887)安抚万社番民,并有意开发卓兰一带,置产台湾。乙未(1895)割台,委署彰化县令;未几,日军至,携妾从刘永福内渡,在台之家产尽失。日治后,再度来台,寓居峰林家;曾走访鹿港洪繻,以诗唱和,相谈甚欢。后因在台不得志,郁郁离去,客死于香江。洪繻《寄鹤斋诗话》评:「钝庵诗法,盖由昌黎入手而上溯杜公,旁及苏、黄也;故健而峭,宗派甚正。」。近人李渔叔认为梁成楠诗,即境抒思,吐词真切,能摒除浮词伪语,有清明亢爽情致。兹以连横《台湾诗荟》收录梁氏六十八首诗为底本,参照洪繻《寄鹤斋诗话》、许铁峰《铁峰诗话》、郑鹏《师友义录》、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等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