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林钝翁葺茅高卧处今为虎穴矣

朝代:清朝|作者:梁成楠|

为恋田庐寄此身,田庐何意久沈沦。

苦思骨肉愁无梦,自失山林老更贫。

倦马嘶声空识路,饥鹰侧翅紧随人。

祇疑误入桃源里,未许渔舟再问津。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荟》,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2. 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猜您喜欢

  • 1.《东溪玩月唐朝·王昌龄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澄清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 2.《游洞霄宋朝·左誉洞霄九锁本不扃,天柱一峰非浪名。上同天目映寥廓,下与大涤通沧溟。谁藏琼□在石室,真与福地齐金庭。远游飞升俨遗迹,玄同指向真典刑。当年楼台极缥缈,至今气象藏深冥。...
  • 3.《还丹复命篇·其十九·七言三十首宋朝·薛道光虎髓龙精气象全,依法修来火候煎。直待阴消成至宝,便知平地隐神仙。
  • 4.《咏鸡冠花明朝·何栋如日下飞来孰可俦,云中养就气偏柔。懒施金距当雄敌,为戴霞冠慕远游。独立莓苔閒伴鹤,卑栖蘋藻静群鸥。何如化作幽人梦,啼破三湘万古愁。
  • 5.《听泉亭明朝·沈守正抱膝人何在,空□藓上文。年年松子落,夜夜鸟声闻。枫桕飞红雨,梧桐锁白云。教猿当谷口,独酌对山君。
梁成楠(?~?),字子嘉,号钝庵,清广东三水诸生。少怀才负气,应制科时因得罪有司,离乡出走;遍游长江中下游,曾于吴、楚一带担任幕客。厌刑名、钱谷之俗,后东渡来台。居台十馀年(约1885~1895),入巡抚刘铭传幕下,并在中部统领林朝栋军队担任书记,掌理开抚番之相关文书,深得刘铭传器重。光绪十二年(1886)负责东势角抚垦事宜,亲自走访各番社,询问民众疾苦,并纳番女为妾,甚得当地住民爱戴。光绪十三年(1887)安抚万社番民,并有意开发卓兰一带,置产台湾。乙未(1895)割台,委署彰化县令;未几,日军至,携妾从刘永福内渡,在台之家产尽失。日治后,再度来台,寓居峰林家;曾走访鹿港洪繻,以诗唱和,相谈甚欢。后因在台不得志,郁郁离去,客死于香江。洪繻《寄斋诗话》评:「钝庵诗法,盖由昌黎入手而上溯杜公,旁及苏、黄也;故健而峭,宗派甚正。」。近人李渔叔认为梁成楠诗,即境抒思,吐词真切,能摒除浮词伪语,有清明亢爽情致。兹以连横《台湾诗荟》收录梁氏六十八首诗为底本,参照洪繻《寄鹤斋诗话》、许铁峰《铁峰诗话》、郑鹏《师友义录》、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等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