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雨泊长崎(二首之二)

朝代:清朝|作者:梁成楠|

三老来相告,船行入内河。

浪方香港细,山较厦门多。

鹰饿梢平水,鸥轻逐去波。

明朝神户雨,无计奈愁何。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荟》。

2. 二首之二

猜您喜欢

  • 1.《邻里相送至方山南北朝·谢灵运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各勉日新志,音尘...
  • 2.《诗一首宋朝·陈公辅白发鬅鬙未得闲,有时览镜笑衰颜。逢人载酒宁辞醉,寓意题诗不用删。幸有鉴湖堪寄傲,直惭书殿尚通班。豁除簿领尘矣了,却上蓬莱看好山。
  • 3.《题菊潭侄画明朝·吴元鉴近山聿聿何嵯峨,远山淡淡如云拖。岚光过雨自飞动,直下寒潭生白波。石桥桥北林边路,有客携琴向何处?人家篱落如桃源,一夜东风花满树。绝爱阿咸笔力优,意匠不下顾虎头。...
  • 4.《次临封八景韵·其一·江口归帆明朝·岑一麒邀朋尽日踏春苔,剥笋烹葱小宴开。山色翠笼汀树密,江风清送海帆回。天空鹭下眠闲渚,云净鸦归点落梅。食玩自应迟路晚,满窗星月共徘徊。
  • 5.《都门阅鹤洲图题赠明朝·汪明际九皋方唳彻,邀响在圆沙。松际影新出,月光疑旧斜。平居烦接翮,石室可栖霞。远意同閒赏,何劳问岁华。
梁成楠(?~?),字子嘉,号钝庵,清广东三水诸生。少怀才负气,应制科时因得罪有司,离乡出走;遍游长江中下游,曾于吴、楚一带担任幕客。厌刑名、钱谷之俗,后东渡来台。居台十馀年(约1885~1895),入巡抚刘铭传幕下,并在中部统领林朝栋军队担任书记,掌理开抚番之相关文书,深得刘铭传器重。光绪十二年(1886)负责东势角抚垦事宜,亲自走访各番社,询问民众疾苦,并纳番女为妾,甚得当地住民爱戴。光绪十三年(1887)安抚万社番民,并有意开发卓兰一带,置产台湾。乙未(1895)割台,委署彰化县令;未几,日军至,携妾从刘永福内渡,在台之家产尽失。日治后,再度来台,寓居峰林家;曾走访鹿港洪繻,以诗唱和,相谈甚欢。后因在台不得志,郁郁离去,客死于香江。洪繻《寄斋诗话》评:「钝庵诗法,盖由昌黎入手而上溯杜公,旁及苏、黄也;故健而峭,宗派甚正。」。近人李渔叔认为梁成楠诗,即境抒思,吐词真切,能摒除浮词伪语,有清明亢爽情致。兹以连横《台湾诗荟》收录梁氏六十八首诗为底本,参照洪繻《寄鹤斋诗话》、许铁峰《铁峰诗话》、郑鹏《师友义录》、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等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