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湖山外人烟渐密

朝代:清朝|作者:梁成楠|

逃空喜足音,飞鸟欲投林。

午树垂云幕,秋秧出水针。

我思谋野获,今悔入山深。

口腹滋生累,徒为越鸟吟。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荟》,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2. 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猜您喜欢

  • 1.《游龙门访潜溪僧舍宋朝·张子羽入谷访精舍,钟声先远闻。阳光时翳竹,泉脉俄当门。山僧禁足久,瞑目诵微言。要知鹿台寺,但指山头云。策杖御栝西,幽兰秀荆榛。风烟浩难及,薄暮花纷纷。
  • 2.《秋九咏(今逸其二·秋井明朝·王邦畿挹彼寒泉感素心,此时人事有升沉。后园寂寞金瓶冷,废宅荒凉野草深。词客正苏消渴病,幽人时倚槁梧吟。罗浮剩有求仙处,明月苍烟不可寻。
  • 3.《寄吴鄞县宋朝·许景衡吴郎人物最雍容,不坠家声浙水东。辇寺昔曾酬雪唱,道山今独倚秋风。簿书又报三年满,樽俎何当一笑同。卷尽暮云天更阔,放教醉眼送飞鸿。
  • 4.《送丕上人归黄檗宋朝·释德洪万身马鬣转龙腰,十里风声捲海潮。翠霭晴时飞画栋,苍崖断处见朱桥。老惊乡井心空在,说著岩丛意已消。惭愧东风知此恨,夜来吹梦到山椒。
  • 5.《寄外明朝·佘五娘孤剑天涯客,清霜岭外秋。好将杨子赋,莫作杜陵愁。地远书凭雁,江寒月近舟。西风多感兴,知上仲宣楼。
梁成楠(?~?),字子嘉,号钝庵,清广东三水诸生。少怀才负气,应制科时因得罪有司,离乡出走;遍游长江中下游,曾于吴、楚一带担任幕客。厌刑名、钱谷之俗,后东渡来台。居台十馀年(约1885~1895),入巡抚刘铭传幕下,并在中部统领林朝栋军队担任书记,掌理开抚番之相关文书,深得刘铭传器重。光绪十二年(1886)负责东势角抚垦事宜,亲自走访各番社,询问民众疾苦,并纳番女为妾,甚得当地住民爱戴。光绪十三年(1887)安抚万社番民,并有意开发卓兰一带,置产台湾。乙未(1895)割台,委署彰化县令;未几,日军至,携妾从刘永福内渡,在台之家产尽失。日治后,再度来台,寓居峰林家;曾走访鹿港洪繻,以诗唱和,相谈甚欢。后因在台不得志,郁郁离去,客死于香江。洪繻《寄斋诗话》评:「钝庵诗法,盖由昌黎入手而上溯杜公,旁及苏、黄也;故健而峭,宗派甚正。」。近人李渔叔认为梁成楠诗,即境抒思,吐词真切,能摒除浮词伪语,有清明亢爽情致。兹以连横《台湾诗荟》收录梁氏六十八首诗为底本,参照洪繻《寄鹤斋诗话》、许铁峰《铁峰诗话》、郑鹏《师友义录》、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等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