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秋兴和汪茗生同年(毓烜)四首·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曹家达|

沧桑变后此孤城,况复高秋百感并。

开府已非方镇署,栖笳犹类故家营。

烟寒山树连层阜,水漫湖田混太清。

几辈遗民寒洒涕,多应凄绝暮蝉声。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2. 毓烜

猜您喜欢

  • 1.《沁园春·和吴尉子似宋朝·辛弃疾 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怅平生肝胆,都成楚越,只今胶漆,谁是陈雷。搔首踟蹰,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还知否,快清风入手,日看千回。 直须抖擞尘埃。人怪...
  • 2.《泰山吟晋朝·谢道韫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 3.《临终偈宋朝·崔婆西方一路好修行,上无条岭下无坑。去时不用著鞋袜,脚踏莲花步步行。
  • 4.《驻马听明朝·汪廷讷济美诗书。信是皇猷黼黻儒况他所生之子。。年才黄琬。貌胜潘安。才类相如。须教雨露早沾濡。终祈勋业鸣朝宁。望勿踌蹰却不道。金台一筑多贤聚。
  • 5.《退谷见朱锡鬯李武曾潘次耕蔡竹涛题名时朱在广陵李在黔南潘蔡在太原清朝·王士祯故人消息比何如,万里江湖岁又除。山寺到来先一笑,春风石壁见君书。
字颖甫,又字尹孚,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城内司街人。出生于望族世家,光绪廿一年就读南菁书院时书院长黄以周是著名汉学大师兼精医学,就读其门下,得益甚多,工文学诗词,明医理。光绪廿六年中举。中年时,迁居上海,被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聘为教授兼医局诊疗十馀年。民国廿六年八一三事变后,携家返澄。十二七日,日军在城内肆虐,一妇女被追逃到其家,其闻声柱杖而出,痛斥日寇,被敌人当场残害,时年六十九岁。医药有曹颖甫医案、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等,词有梅花集上下卷、气听斋诗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