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

朝代:清朝|作者:高选锋|

数月谈心对酒时,家书频寄促归期。

宗亲劝驾诚难舍,社友攀辕不忍离。

回顾故□人尽乐,沉思祖国我含悲。

从兹挥手鹭门去,待到来年会未迟。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台

猜您喜欢

  • 1.《夜坐吟唐朝·李白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金缸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 2.《钱塘怀古·阁道流华月元朝·王蒙 阁道流华月,环佩空中行。吹笙露台夜,桂殿待潮生。千秋尘世换,惟有大江横。
  • 3.《和尧峰泉老·碧玉沼宋朝·释怀深深静含秋一鉴宽,清甘聊酌齿牙寒。灵岩自笑荒山骨,明月泉悭祇欲乾。
  • 4.《青垫明朝·汪枢幽绝怜青垫,泉香片雨馀。港枯移棹涩,树老著花疏。谢豹深村笋,鸬鹚小市鱼。西山遥在眼,春兴剧纷如。
  • 5.《壬戌北赴成均尤含送至虎丘题画志别明朝·沈守正眼底杯干即别时,秋风渐美竟何之。多情只有虎丘月,缱绻随人不暂离。
高选锋(1856~1944),字墀英,号拔庵。原籍福建安溪,生于台北兴雅庄(今区),后居景美。光绪十二年(1886)取进台北府学第二名。乙未(1895)割台,携眷内渡,寄籍福州府侯官县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取中恩科举人。中华民国成立后,膺选参议院议员;闽省府委以安溪知县事,坚辞不就。从诗作可知,高氏内渡后,曾多次来台:大正九年(1920)旅行北台、昭和十年(1935)参与台北瀛社诗会 、昭和十一年(1936)复来台参观日人「始政四十周年博览会」。生平乐育英才,热心地方自治事业,以八十九高龄,卒于厦门。其孙高松寿,著《过庭录》,刊其先祖父诗文,今未得见。 以下诗作据曾笑《东宁击钵吟集》、李资浚《颂南集》、赖子清《台湾诗海》、《台湾诗醇》、《台海诗珠》、陈汉光《台湾诗录》、邱奕松〈北台诗苑〉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