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

朝代:清朝|作者:高选锋|

数月谈心对酒时,家书频寄促归期。

宗亲劝驾诚难舍,社友攀辕不忍离。

回顾故□人尽乐,沉思祖国我含悲。

从兹挥手鹭门去,待到来年会未迟。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台海

猜您喜欢

  • 1.《三归依·调名本意·其三·四首唐朝·敦煌曲子归依法。须发四弘誓愿。念经卷。频开转。速须结取未来因。且要频亲月面。闻身健。速须达取。菩提彼岸。
  • 2.《寒食宋朝·侯册交游零落叶辞柯,岁月峥嵘马注坡。燕子不来寒食过,满城风雨落红多。
  • 3.《次韵陈府掾宿治平寺栖云轩元朝·陈镒诗客秋来款竹扃,清谈时得共高僧。云轩题画朝挥笔,石几看书夜对灯。香篆绕盘烟细细,粥鱼敲木响登登。寺楼高处宜长望,水满蟾溪绿似绳。
  • 4.《赠李聪峦·其一明朝·申佳允赤羽朱旗映翠銮,风尘落魄旅情难。云霄敢负山涛鉴,霜雪休弹贡禹冠。高馆疏灯悬夜雨,春沟红叶拂晴澜。青湘片玉千秋合,桂树怀人慰瘦栾。
  • 5.《渡海·其三清朝·毛澄舟轧水底天,笑指石上月。玉珧照珠池,
高选锋(1856~1944),字墀英,号拔庵。原籍福建安溪,生于台北兴雅庄(今松区),后居景美。光绪十二年(1886)取进台北府学第二名。乙未(1895)割台,携眷内渡,寄籍福州府侯官县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取中恩科举人。中华民国成立后,膺选参议院议员;闽省府委以安溪知县事,坚辞不就。从诗作可知,高氏内渡后,曾多次来台:大正九年(1920)旅行北台、昭和十年(1935)参与台北瀛社诗会 、昭和十一年(1936)复来台参观日人「始政四十周年博览会」。生平乐育英才,热心地方自治事业,以八十九高龄,卒于厦门。其孙高松寿,著《过庭录》,刊其先祖父诗文,今未得见。 以下诗作据曾笑《东宁击钵吟集》、李资浚《颂南集》、赖子清《台湾诗海》、《台湾诗醇》、《台海诗珠》、陈汉光《台湾诗录》、邱奕松〈北台诗苑〉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