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和澈心君原韵赠伯毅兄

朝代:清朝|作者:陈瑚(沧玉)|

何年鞭石驾长虹,联络环球一轨同。

九载未平神禹域,四邻久慑大王风。

亡唇寒齿宁无畏,握手披肝或有功。

看子江湖期志士,挥戈共挽日回东。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此收于《台湾日日新报》,「诗坛」栏,1922年87日,第四版,又载王建竹《台中诗乘》。

猜您喜欢

  • 1.《大林寺桃花唐朝·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2.《清明呈馆中诸公明朝·高启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 3.《哭张六宋朝·徐积 欲视目已瞑,欲语口已噤。欲动肉已寒,欲书手已硬。惟有心上热,惟有心上悲。此热须臾间,此悲无休时。所悲孤儿寒,所悲孤儿饥。...
  • 4.《和庭佐韵宋朝·彭汝砺议论优优喜自得,簿书故故来相关。夜深归梦无羁束,绕尽南轩一席间。
  • 5.《荔品·其二明朝·吴士玮龙目晶荧且漫题,蚌胎的皪满筐携。远人错认呼卢橘,词客因之赋病梨。撇却持螯金琥珀,想来扪虱水玻璃。夜深常得催诗候,月落初声两岸鸡。
陈瑚(1875~1922),字沧玉,号枕,一号趣园、趣园处士。苗栗苑里人。曾任苑里区长、台中台湾新闻社汉文部编辑记者。明治三十五年(1902),参加峰诗人林朝崧倡设之「栎社」,三十九年(1906),「栎社」正式组织化,陈瑚为九名发起人之一。与林痴仙、林幼春、赖绍尧、傅锡祺、庄从等诗友,往来极为频繁。同年(1906)因与「南社」诗人连雅堂、陈瘦等人,对击钵吟看法不同,于《台南新报》、《台湾新闻》打笔战。大正七年(1918),以栎社为主的「台湾文社」成立,陈瑚、陈贯兄弟列名十二位理事之中。大正十一年(1922)七月陈瑚出席「栎社二十年题名碑落成典礼」先期准备会议后不久,即卧病不起,是年十一月十九日去世,得年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