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陈泮渔夫子原韵·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陈宗赋|

叨陪鲤对学庭趋,一字师资当一珠。

家有含饴期子述,廪无继粟忍庚呼。

唐诗雅爱吟风杜,汉节坚持嚼雪苏。

乐育寿宁门下士,斯文能不在兹乎。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此收于《篇竹遗艺》;其中第一首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猜您喜欢

  • 1.《临灭偈(题拟)唐朝·惠能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 2.《客庐山道中寄中上座·其一宋朝·李彭溪山轩豁逐时新,草树欣欣雨后春。弄水看山添野兴,可怜鱼鸟自相亲。
  • 3.《天下乐元朝·张观光只见他越寻思越着昏。敢三魂。失了二魂。带云:我试猜波。唱:莫不是铁哥镇抚家远探亲。六儿云:不是。正末唱:莫不是达鲁家老太君。六儿云:也不是。正末唱:莫不是普察家...
  • 4.《秋前一夕同幼度有开诸弟集得秋字明朝·伍瑞隆梧桐一叶破新愁,明日明朝又早秋。抱病岁时频废酒,闭门风雨亦销忧。秋当隐映山多思,人领清虚韵独幽。风竹露荷同一醉,夜深凉籁下西楼。
  • 5.《咏史十首·其三·屈原明朝·佘翔三闾不可作,九歌有遗编。伊昔仕宗国,岂不炳几先。青蝇一坠耳,明月亦弃捐。离骚空缱绻,利口急相煎。娥眉嫉众女,萧艾茂兰荃。侘傺古如此,非今独怃然。
陈宗赋(1864~1928),字祚年,号篇竹,又号叔尧。台北人。二十七岁为台北府生员,后以同知衔任翰林院典簿。光绪二十一年(1895)台湾割让,西渡厦门。曾一度回台,复于明治三十四年(1901)至福建,受林朝栋之托督办福建樟脑业务。不久再度回台,于台北设置三复学堂,北台青年多从其学。晚年受福州东瀛学校之聘,西渡福建,不幸以病卒于福建。遗作经家人搜集,由其侄孙陈华堤于民国五十九年(1970)出版,名为《篇竹遗艺》,2006年龙文出版社据此影印出版。《篇竹遗艺》全书依体裁分卷,分为文、诗、诗钟、联、赋、信、附录等卷。诗作虽多试帖之作,亦不乏閒咏佳作。兹以《篇竹遗艺》为底本,并参考《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寿星集》、《瀛洲诗集》、《东宁击钵吟前集》、《台湾诗录拾遗》、《台海诗珠》等辑录编校。〖参考林正三《瀛社社史之整理纂修与研究》,九十三年度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艺文补助文学类研究计,2005年4

(江宝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