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台湾·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陈季同|

台阳非复旧衣冠,从此威仪失汉官。

壶峤居然成弱水,海天何计挽狂澜。

谁云名下无虚士,不信军中有一韩。

绝好湖山今已矣,故乡遥望泪阑干。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乘》,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湾诗海》。 创作地点:台湾

2. 吴福助编校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题木兰庙唐朝·杜牧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 2.《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宋朝·晏几道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 3.《庚子岁旦次韵元朝·陈镒山城兵火经过后,旧业能留有几人。万事从来皆定数,一杯且喜及新春。谩怜儿女称吾寿,深荷天公眷此身。坐对青山无愧色,红尘幸不污渔巾。
  • 4.《颂古四十首·其十一宋朝·释守珣倚灶为灵自不灵,灵踪断处一堆尘。野老不来敲祭鼓,打正因邪别是春。
  • 5.《赠冯季良·其二明朝·佘翔会稽东去不辞贫,为爱兰亭寄此身。笑问若耶溪上月,即今谁似浣纱人。
陈季同(1851~1905),字敬如,福建侯官人。同治八年(1869)肄业于福建政学堂,习法语。十二年(1873)朝议拟派使驻西洋各国,船政大臣沈葆桢保以都司,偕洋员日尔格游历欧州。十三年(1874)归,升参将,并加副将衔。十四年(1875)起,随李凤苞使各国,为翻译,后朝廷交涉多委之。光绪十年(1884)随刘铭传来台,先为幕僚,后为副将。二十一年(1895)台抚唐景崧请其署台湾布政使,献改民主国之策,为独立自守计。台湾民主国成立,以为外务大臣,介法人求各国承认自主,皆不答。谋初定,唐无坚守志,遽遁。陈季同率驾时等四轮船赴两江呈缴。内渡后桥居上海。庚子(1900)拳匪事起,建议东南互保之约,成。三十一年(1905)卒于金陵,时主官报、翻译两局。著有《三乘槎客诗文集》十卷、《庐沟吟》一卷、《黔游集》一卷及法文书数种〖参考:(1)国家图书馆特藏组编印:《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1年12增订再版。(2)许姬总策划:《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04年5月。〗。  陈季同有吊台湾七律四首,见连横《台湾诗乘》,今据以移录。(吴福助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