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台湾·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陈季同|

鲸鲵吞噬到鲲身,渔父蹒跚许问津。

莫保屏藩空守旧,顿忘唇齿藉维新。

江山触目囚同泣,桑梓伤心鬼与邻。

寄语赤崁诸故老,海桑历劫亦前因。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乘》,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湾诗海》。 创作地点:台湾

2. 吴福助编校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霓裳中序第一·丙午岁宋朝·姜夔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词。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
  • 2.《泰州寓馆感兴明朝·王渐逵六月野荷浒,东风尽日幽。水生安定宇,花发凤皇洲。独馆怜新梦,南山怀旧游。相逢总相识,聊以解淹留。
  • 3.《送黎君选之官兴业·其二明朝·李云龙苍梧西去近,不用怅蛮烟。此地邻勾漏,前贤有稚川。君饶红玉质,自协丹砂缘。何必占朝谒,方知令是仙。
  • 4.《纪梦三首·其一清朝·牛焘生平心事梦中情,梦到儿时老泪倾。最是承欢嬉戏处,慈帏隐约唤儿声。
  • 5.《谒朱子祠明朝·沈守正夹路山如画,蘼芜野自花。到门沿曲涧,隔浦是农家。委羽仙踪远,尚书石马斜。高风藏古木,朝暮有栖鸦。
陈季同(1851~1905),字敬如,福建侯官人。同治八年(1869)肄业于福建政学堂,习法语。十二年(1873)朝议拟派使驻西洋各国,船政大臣沈葆桢保以都司,偕洋员日尔格游历欧州。十三年(1874)归,升参将,并加副将衔。十四年(1875)起,随李凤苞使各国,为翻译,后朝廷交涉多委之。光绪十年(1884)随刘铭传来台,先为幕僚,后为副将。二十一年(1895)台抚唐景崧请其署台湾布政使,献改民主国之策,为独立自守计。台湾民主国成立,以为外务大臣,介法人求各国承认自主,皆不答。谋初定,唐无坚守志,遽遁。陈季同率驾时等四轮船赴两江呈缴。内渡后桥居上海。庚子(1900)拳匪事起,建议东南互保之约,成。三十一年(1905)卒于金陵,时主官报、翻译两局。著有《三乘槎客诗文集》十卷、《庐沟吟》一卷、《黔游集》一卷及法文书数种〖参考:(1)国家图书馆特藏组编印:《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1年12增订再版。(2)许姬总策划:《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04年5月。〗。  陈季同有吊台湾七律四首,见连横《台湾诗乘》,今据以移录。(吴福助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