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孝达前辈巡抚山西(壬午,光绪八年,一八八二)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朔风猎霜林,绳直城西道。

去岁饯黄公,今晨送张老。

帝心重岳牧,飞黄出内皂。

救时亦已亟,报国未为早。

太行扼右辅,斥塞列城堡。

矧伊灾祲馀,疲忙待公保。

儆贪讽硕鼠,敦俗诵山栲。

殆将试吏事,岂为积资考?

深恩恋觚棱,馀泪别亲好。

苍茫万千感,一一上怀抱。

频年托韦弦,斗室展汛扫。

忧虞天心醉,歌哭俗眼媢。

所期合英贤,补衮翊皇造。

经术公最深,万言气雄颢。

速夷求识面,重译购疏稿。

夜阑论边事,对烛首蓬葆。

每忆风雪中,交章吁青琐。

浊浪绵神迹,浮云郁层昊。

更生副容台,掌故恣蒐讨。

过从六丈已,道义互灌澡。

不畏萧艾滋,但愁乏香草。

公行见王郎,一尊乐泮藻。

勖哉岁寒心,不雕以为宝。

注释

1. 壬午,光绪八年,一八八二

猜您喜欢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