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侄自江宁来省感作并视豫侄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我家积厚笃汝父,有官不就耕经畬。

手培双玉作书种,及预乡举宾皇都。

制科既停趣读律,致泽望断桑海枯。

苟全性命垂廿载,兄处弟出饥所驱。

文诚世盛掌邦禁,四传及汝食庆馀。

出礼人刑取弼教,决狱自古需通儒。

今虽悬象间新旧,审克哀敬能忘诸?

往来南北顷已艾,澄虑玩易知盈虚。

兵休道通远见省,我耄负绁犹海隅。

王城降风总堪恋,未忍尽室离吾居。

妇贤子才旧德在,藜藿可饱常恬愉。

愿若昆友并耆耇,长与群从为楷模。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猜您喜欢

  • 1.《题海虞钱氏所藏王均章虞山图明朝·吴宽扁舟昆湖去,忆向虞山还。当时迫日暮,未得穷跻攀。至今三短章,寂寥不重删。安知六载后,依然见兹山。谅无愚公愚,赖有顽仙顽。顽仙隐居处,深林置柴关。丹灶火常伏,药阑...
  • 2.《菩萨蛮·等闲将度三春景唐朝·李珣等闲将度三春景,帘垂碧砌参差影。曲槛日初斜,杜鹃啼落花。恨君容易处,又话潇湘去。凝思倚屏山,泪流红脸斑。
  • 3.《寄如壁(豫章本作璧)上人宋朝·李彭平生刚直隐长虹,收卷波澜说苦空。翰墨场中无李广,苾刍园里有支公。未应雪浪侵头白,想见丹砂入颊红。骢马他年焚谏草,看君妙手试宗风。
  • 4.《游虞山八咏·其六·三峰寺清朝·方仁渊觅路下中峰,松阴翠霭浓。寺围山四面,云暗树千重。花气曛晴日,尘心洗晚钟。旧时常尉句,呵护两苍龙。
  • 5.《和苏唐卿宋朝·龚敦滁守南迁记醉狂,篆刊移近舞雩乡。当年寓兴临山水,今日希风构栋梁。吏部丧文辞避席,阳冰阁笔让循墙。东沂从此遗声迹,迥掩桐庐翰墨光生篆以刊石,光绝一时。)。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