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澹庵闇公访松旧慈仁寺三松萎其一矣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双松代以三,顷来已一枯。

虽非元明旧,挺立仍不孤。

我昔见松始,中兴正多娱。

刹那五星终,寺燬祠亦芜。

朝市不自保,况此曲瘁株。

澹庵欲留真,岁寒趣为图。

缅怀乾隆世,七庙雨露濡。

孑遗幸相守,冰雪何岁无。

还复成双松,后先焉可诬?

勿袭广雅误,谓与渔洋符。

丁髯熟旧闻,考證能辞劬。

注释

1. 押虞韵

猜您喜欢

  • 1.《秋登巴陵望洞庭唐朝·李白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瞻光惜颓发,阅水...
  • 2.《谢王彦璧惠墨元朝·李昱故人投分如胶漆,许送家藏黑玉圭。客里倾囊无以报,草堂绝句手亲题。
  • 3.《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宋朝·苏过是身如传舍,富贵同过客。齿发日夜衰,悲哉卵投石。幽人卧林下,沆瀣餐竟夕。应笑兰亭游,回头已陈迹。
  • 4.《蝶恋花·桂影明朝·朱盛藻宝魄初临青玉树。万叠秾阴,一点窥人处。笑印参差眉黛谱。晕灰学画檀深注。庭转金波疑渐曙。鸾尾偏栖,乍怯霓裳露。待到深秋金粟吐。轻裾又袭幽芬暮。
  • 5.《舟中留别天竺和尚·其三明朝·何吾驺秋风凉夜话临歧,却到淩江分手时。对面寒山吹朔雪,非君谁和远游诗。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