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望后匏庵芝南珍午贻书幼点嘿园约为戒坛潭柘之游予先一日至三宿而归·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邂逅松下风,王孙皎如玉。

七年不入城,饮涧饫山绿。

所居树石净,听涛旧信宿。

壁诗媲鸱鸮,悃款难卒读。

郊迎恨不早,谁实任沈陆?

心知大贤后,龙种讵偶俗。

豪吟慎出口,轻薄易翻覆。

难兄久居夷,何日复邦族?

下弦月已高,相对但谡谡。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五部

2. 前游宿处,恭忠王罢政时所营,王孙溥儒近居此。

猜您喜欢

  • 1.《辞官宋朝·余嗣试把人间比梦间,也须回首旧家山。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偷闲却是闲。
  • 2.《再游云谷明朝·王渐逵久不到云谷,扶筇得再攀。榕叶暗三径,荔花开半山。青春兼客渡,黄鸟并人閒。输却林僧懒,钟声始出关。
  • 3.《寄御史王少卿宋朝·释元肇朝阳有鸣凤,天下喜初闻。去棹轻如叶,閒心淡似云。杯羹留奉母,一饭不忘君。千古濠梁水,流清涤世氛。
  • 4.《次黎别驾景升归休韵二首·其一明朝·江源不逢叔度几经春,叹我胸中半俗尘。千里行囊双匕首,五湖烟月一归人。功名富贵非吾愿,钟鼎山林只此身。回首且寻陈太史,白沙新水是通津。
  • 5.《三姝媚·赠蒋鹿潭清朝·杜文澜空怜归去好。听千山啼鹃,泪痕多少。注酒瓶空,算袖中还剩,散花新稿。逝水年华,判断送、斜阳芳草。憔悴谁知,红豆愁抛,玉龙悲啸。谁劝春明频到。更气压云虹,意轻风鸟。...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