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庵自梁格庄以崇陵祭馀羊果见饷感赋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辇金治陵三涉春,楼台朱邸争嶙峋。

宝城未半玉步改,殡宫涕泪来孤臣。

当年贬官坐少戆,晚被召对还批鳞。

击奸不中挂冠逝,留得板荡酬恩身。

瓦镫雪屋冻彻骨,自况庐墓山中人。

朝晡上食从拜下,哀动陵户喧州民。

馂馀笾实远见饷,感念畴昔滋悲辛。

先皇初政媲元祐,卅载谁造沦胥因?

受遗一老卒祈死,可惜此座天无亲。

近闻雄文诔沙麓,誉以尧舜卑宣仁。

一抔合窆纵稍杀,要胜醵葬思陵贫。

春冰既解趣将作,诚感忍吝司农缗?

山泉生瘿讵可久,准拟复土及霜晨。

世人莫漫嘲顾怪,此义一发今千钧。

注释

1. 押真韵

2. 张文襄于宣统元年呕血病卒。

猜您喜欢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