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庐招泛通河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钓徒落尘网,见水如放归。

闽江划双流,君我各一涯。

烟波老忍割,来与风埃期?

通河源玉泉,放闸清沦漪。

秋泛昔有图,况及初夏时。

葭菼雨新沐,船过凫群飞。

依稀家江景,所欠青山围。

乞君为我图,逝将寻旧矶。

鸥鹭正责诺,素衣幸未缁。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猜您喜欢

  • 1.《次韵张怀安喜雨诗宋朝·吕陶云密西郊末作霖,暂凭精祷快群心。望如至宝难搜索,来似嘉宾忽访临。古庙有灵惟响答,洪钧于物已恩深。春膏直待沾濡足,不使狂风取次侵。
  • 2.《昌化双溪堂呈府签判赵德茂宣德宋朝·释道潜吴会溪山总可怜,此堂雄览独能全。银河两派来天上,黛色千峰落槛前。樵斧声沉苍霭里,钓竿人立白鸥边。多才李贺知无敌,妙句行看陋众妍。
  • 3.《遇隐者元朝·善学杖策云间去,迢迢入薜萝。践崖登白石,行径踏青莎。树密连居址,桥危隐竹坡。人烟皆四绝,惟我独经过。
  • 4.《夏日斋居明朝·申佳允斗室袅幽光,炉薰百和香。累书堪作枕,支石可当床。树色连云密,蝉声带雨凉。北窗高卧久,一梦晤羲皇。
  • 5.《夏日二首·其二明朝·石宝夙昔念远游,抱痾愿多爽。坐观流景速,池霁绿初长。庭树渐鸣蝉,荜门日恒敞。溽暑苦中人,栖云犹漭瀁。安能吹清角,暂与豁幽赏。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