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蒉斋手札怆然有感·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入江殊草草,一酹便告归。

悲君复私慰,有子逾苏瑰。

遗书苦裒辑,枉札远见咨。

语长心弥重,想见趋庭时。

定文吾岂任,后死责焉辞?

故知是鳞爪,龙性存几希。

检此趣移写,先以塞孝思。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猜您喜欢

  • 1.《和卢侍御通塘曲唐朝·李白君夸通塘好,通塘胜耶溪。 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 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 石门中断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 2.《送僧归武昌宋朝·释元肇赤壁西边旧武昌,吴波蜀浪几兴亡。归来黄鹤楼前看,半是寒涛半夕阳。
  • 3.《下岭分得群字元朝·梅德明复下丹梯来,似失飞仙群。岚翠渐相远,泉流喜重闻。茨居憩落景,菊觞继馀醺。晚景瞩山郭,独怅归袂分。
  • 4.《送方与济明朝·白圻使君兄弟独多情,千里相携到石城。不尽连床风雨话,清江一棹又南行。
  • 5.《新宁道中·其一明朝·李之世荒城才斗大,比屋似星疏。夜市多蒲席,山猺半穴居。民贫惟种豆,地瘠不宜蔬。客况殊无味,悠悠念故庐。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