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陪刘漳州溎煜登大顶峰观日因话旧游感赋二首即送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昔我去国日,当君出守年。

浔阳九派水,牂牁万里天。

谁知廿载隔,共此一壑泉。

中间君诣阙,田盘少留连。

而我卧故邱,翠微梦如烟。

慈仁寺今烬,顾祠能独全。

因忆枣花卷,何时续墨缘?

顷登水云亭,望古风涛边。

三宿那免恋,酒阑逾缠绵。

欲从君人城,愁闻鼓填填。

今夕月有食,不如江上眠。

君行渡此江,我会杖孥前。

回看大顶石,有诗请留镌。

注释

1. 押先韵

2. 《红杏青松卷》,君与余亦署名其末,闻寺未燬。

猜您喜欢

  • 1.《终身误清朝·曹雪芹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 2.《失调名·六问枕不平唐朝·敦煌曲子六问枕不平。看似□□□。君从后园去。后园□□□。金钗薄落地。自作一股折。罗带自嫌长。自作同心结。所以枕不平。盖缘郎转歇。君作□□心。莫听闲人说。
  • 3.《蛛网落花元朝·张仲深繁红陨晴风,栏丝自成聚。鲛绡涴红泪,冰蚕贯香雨。逝将流水心,萦此愁几缕。日暮燕支寒,春深闻杜宇。
  • 4.《偈四首·其三宋朝·释文琏正月孟春犹寒,直下言端语端。拈起衲僧鼻孔,穿开佛祖心肝。
  • 5.《何子翔避居上海,以近作诗见示,次韵二律奉怀·其一清朝·方守敦可笑濠梁旧渔父,钓鱼忽向海东来。黄金宫阙谁家子,碧瓦荆榛故里台。诗卷虹光争劫火,春心夜雨拨寒灰。天涯风物情堪醉,好集妍花侑玉杯。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